|
巴尔舍夫斯基:没错。我一直在主张, 抱歉, 我一直在主张很多很多。
波特曼:迈克,咱们至少试试看吧。
巴尔舍夫斯基:多年来我一直主张,当能指出实实在在的好处时,贸易协定就更容易获得通过。当选民走进他们的众议员或参议员办公室说,我需要这项协定,否则我就无法再保持竞争力了,我将关闭一家拥有 1500 个工作岗位的工厂。这比请求众议员或参议员投票支持一项法案要有力得多,该法案只是提出未来可能会达成一项贸易协定,但协定涉及哪些国家、涵盖哪些内容都未作说明。后者要困难得多。
柯克:但我们不能忽视。我的意思是,我们总是回到法治问题上。我的意思是,首要问题是,本届政府是否相信法治?因为不只是贸易,我们在各个方面都采取了退缩行动。我们是否相信单边主义?因为这不仅体现在贸易上,还体现在二十国集团、北约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有可能成为一群坚定的贸易信仰者。而整个世界却在熊熊燃烧。但,我的意思是,我们得在糟糕的局面中尽力而为。
莱因施:好吧,让我继续说下去,让我继续说下去。因为目前正在谈判的这些协议的一个特点是,首先,它们违反了我们已经达成的各种协议,比如 10%的基准关税。
莱因施:这践踏了我们与他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诸如此类。但另一件有趣的事是,比如说,看看英国的协议,这些都是优惠性协议。要知道,英国做出的让步只是针对美国的,美国做出的让步也只是针对英国的。那么最惠国待遇是不是已经消失了?我们是否在意?
柯克:谢天谢地。数百人松了一口气,他们的劳斯莱斯不会涨价45%了。
莱因施:我不在那个收入水平上,所以。
柯克:没错。大多数美国人也不行。但谢天谢地,其他人可以去开他们的劳斯莱斯了。
莱因施:您会支持最惠国待遇的,对吧?
希尔兹:如果我们想要修复这个体系,就必须让美国民众了解未来的道路会带来怎样的改变。这就意味着要从地方做起。尽管对参众两院怀有敬意,但我们已经变得两极分化。太多的投票是基于对当地民众想法的快速调查。所以在老布什政府时期,我们在争取贸易促进授权方面遇到困难时,就去找市长、州长,去找那些深知农业对选民至关重要,或者汽车制造业对选民至关重要的地方官员。他们的意见会逐渐影响华盛顿的观点。但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放慢了脚步,我认为这是个大错误。
波特曼:嗯,我要对其中的一些事情发表评论。首先,关于贸易促进授权(TPA),显然,它非常有用,因为这样就不会对协议进行零碎的修改。你会被告知,这是一个要么全票通过要么全票否决的投票。我想说的是,显而易见,在《美墨加协定》之后,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迈克说得对,我们当时不需要TPA,因为我们有足够的票数。然而,我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反而退缩了。这就是我的观点。在过去的五年里,我认为我们本有机会达成许多贸易协定,从而增强我们的竞争力。但相反,我们被一些国家拒之门外,因为它们与其他国家达成了协议。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未来的机会。
对于迈克提到的传统贸易协定难以达成这一点,我其实表示认同。我认为对于美国支持的贸易协定,其形式可以有一些灵活性。我们一直坚持的黄金标准,即所有东西都归零,这或许并不合适,因为对于某些战略资产,我们非常在意,而对于其他领域,我们可能在意程度较低。所以我的希望是,作为此次成果的一部分,我们鼓励一种更传统的贸易方式,但也要与我认为特朗普政府试图达成的目标相一致,即降低贸易逆差,切实增加我们的出口。
弗罗曼:您问到最惠国待遇是否已死,以及我们是否在意。我认为我的回答是,是也不是。我认为它已死,因为,而且我认为我们对搭便车者的容忍度有限,最惠国待遇允许,顺便说一句,这是经济上第二档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最惠国待遇能创造更多效率。但我认为,坦率地说,最惠国待遇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减缓了谈判进程。各国在知道必须以最惠国待遇给予这些好处的情况下,参与市场准入谈判的意愿降低。所以我认为,不幸也好,幸运也罢,尽管从经济角度看这可能是次优结果,但或许不采用最惠国待遇才是未来最务实的解决方案。
希尔兹:嗯,我同意您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促使我们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达成诸边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参与的国家会同意那些规则,而且这些规则能够得到执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树立了一个典范。
要知道,我们在协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时,其初衷是升级仅涉及关税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三国所做的就是制定有关服务、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规则。而在我们签署该协定成为正式协议后的四个月内,旨在升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即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当时有123位部长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借鉴了服务条款、知识产权条款、争端解决机制等等。所以它树立了一个榜样。
如果我们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国家达成一项诸边协议,我们就能证明——因为我们知道贸易能带来繁荣——其他国家或许会开始尝试加入或者达成他们自己的诸边协议。而且我们正处于一场——我得说一场技术革命之中。我们以前经历过工业革命——比如 18 世纪的农业革命,那时有了犁和机械;还有电气革命,它让我们迅速发展并增加了收入;上个世纪的计算机革命;而现在我们正处于——我们已经向前推进了,所以是人工智能以及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放弃,而是要与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向前迈进。
莱因施:好吧,正如承诺的那样,咱们还是回到世贸组织这个话题上来,我不想就此打住。我想最基本的问题是,它是否达到了人们的预期?如今已经 25 年了——确切地说,不止 25 年,而是 30 年了,对吧?
柯克:三十年。
莱因施:——从一开始。它是否达到了预期?是否符合目的?如果没有,我们已经说过需要领导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能否说得更具体一些?
柯克:嗯,我觉得你可以从结尾处开始讲起,因为——我想我们都从工作经历中有所感悟,当你回顾过去,就会意识到美国的领导力有多么重要。不是说所有人都会跟着我们走,但通常来说,无论是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还是其他任何机构,如果美国不在谈判桌上为某事据理力争,那这件事就很难推进。所以我认为世贸组织起步不错,但正如施瓦布大使跟我们说的那样,美国削弱了争端解决机制,还对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提出了质疑,这使得世贸组织很难正常运作。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你提到的结尾处开始讲起。如果美国不重视世贸组织,也不为其发声,那它就只能停滞不前了,我认为。
希尔兹:但如果我们能达成一个由 20 个国家参与的诸边协议,其繁荣景象能为其他未参与的国家所见,那么或许我们就有机会以升级关贸总协定的方式来升级世界贸易组织。但要从 20 个国家开始,然后扩大到 40 个,其他想要分享其益处的国家也会加入进来。
柯克:没错。但没有我们,这事是不会发生的。
希尔兹:当然。我们应当成为领导力量中的一员。
波特曼:嗯,您知道,我原本希望这个小组能够达成一些共识,我认为卡拉提到的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世贸组织若要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采取诸边形式,不能靠协商一致来运作。要知道,我们在世贸组织的经历中就曾有过这样的情况,比如环境产品协定,我想,谁会反对呢?但中国反对了,因为里面没有自行车,我记得是这样。还有政府采购协定也是个例子,过去也有过这样的情况。
我们大概都跟世贸组织的执行董事们谈过这事。我也谈过,他们似乎对此持开放态度。但就是始终未能实现。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很棒的主意,而且我认为世贸组织若能表明立场,即只吸纳志同道合者,不接纳滥竽充数者,这将有助于其重振雄风。我的意思是,正如迈克早些时候所说,有些人想加入,但实际上却不遵守规则。
其次,他们必须执行补贴法规,并且处理非市场经济体的问题。否则,这真的毫无意义。我认为,这在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执政期间都令人感到沮丧。
所以我认为还是有出路的。我不知道在争端解决方面怎么样,那可能更难一些。但在谈判方面,如果采取志同道合的方式,我认为它绝对有可行的未来。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或反对。
巴尔舍夫斯基:是的,我完全同意。我们就是这么处理信息技术协定(ITA)的。我们也是这么处理全球电信协议和全球金融服务协议以及其他协议的。我们都是通过诸边谈判达成的。那是在世贸组织的鼎盛时期,当时几乎什么都做不成。所以,不,我只是想说,你可以先达成一个诸边协议,然后向可能想要加入的国家开放,或者你达成一个诸边协议,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贸易协定。所以,如果你达成一个诸边协议,而且它涵盖了特定部门的绝大部分贸易,你就可以说你已经履行了世贸组织规则规定的义务。
所以那种认为可以年复一年地让同样的参与者坐在一个房间里达成协议,然后在最后一刻某个国家说不,就让整个进程停滞的想法,这是行不通的。全球体系不能这样运作。
施瓦布:嗯,我——哦,抱歉。
巴尔舍夫斯基:不,您请讲。
施瓦布:不,不,不,我同意。我认为——首先,我认为世贸组织至关重要。如果它不存在,我们就得重新创造它。但我们现在不会喜欢从一张白纸开始创建的那个。
我认为世贸组织并非十全十美。而且你知道,比起不得不退出多哈回合谈判,我更满意自己谈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因为那根本行不通,有阻碍因素,坦白说,因为那都是在谈谈判的模式,对吧?我们——谈的都是公式。我刚涉足贸易领域时,我们谈的是请求与提议。这就说到关键了,你知道,要清楚自己在谈什么,突然间你就有了切身利益,因为我要的是柠檬,你要的是青柠,牛肉,诸如此类。突然间就变得真实了,对你的选民来说是真实的,对你的政客来说也是真实的。
所以,要知道,关贸总协定存在时我们也能挺过来,而且当时上诉机构也并非完全失灵。也许欧盟最终会明白上诉机构真正应该发挥的作用。但在此期间,好吧,我们先不依靠它。我认为我们应当——我是说,我同意在座各位的观点;我们必须全力维护我们的权利,而过去四年我们显然没有做到,尤其是没有对补贴问题采取行动,也没有针对中国和非市场经济体采取本应采取的措施。这样人们才会对这个体系更有信心。
莱因施:迈克。
弗罗曼:我同意查琳和卡拉有关开放的诸边主义以及将志同道合且有雄心的各方联合起来制定新标准的观点,但我们应当认识到这并非世贸组织。我们所谈论的是在世贸组织之外建立一套体系。
施瓦布:平行。平行。
弗罗曼:要知道,如果审视世贸组织的职能,比如达成全面多边协议、报告和审查此类贸易政策以及解决争端,这三项职能都已停滞不前。我认为目前唯一达成的全面多边协议是贸易便利化协定。也许此后还有别的协议,我不太清楚。各国都不再报告,中国也不再报告其政策,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争端解决机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已停滞不前。所以我认为我们真正讨论的是创建一个新体系。比如,没有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规则还能存在吗?能否像卡罗拉所说以及查琳所暗示的那样,从 20 个成员发展到 40 个、60 个,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但你无法改革——一旦让狐狸进了鸡舍,你就无法再改革鸡舍了。
巴尔舍夫斯基:是的,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莱因施:卡拉?说吧,卡拉。
希尔兹: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但我确实认为,如果有多边协议——如果有 20 个国家想要提升世界贸易组织,我们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且,我们达成的多边协议正在蓬勃发展,创造着繁荣,相信我,这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都会产生影响。
弗罗曼:但要改革世贸组织,我们必须有中国和印度,以及古巴的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