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科技] 扛得住10级地震?传承7000年的黑科技,为何今天的科技无法复制?

[复制链接]
积分

1万

威望

8504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446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9:4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2-7-3 19:59 编辑

扛得住10级地震?传承7000年的黑科技,为何今天的科技无法复制?

2022-07-02 20:07

英国的木匠们,难以理解在600多年的时间里,故宫先后经历了200多场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为何中国人却从来不担心它会被震塌?

包括那场将唐山夷为平地的大地震,当时的震中离故宫只有150公里,北京市区多处古建筑都遭到了损坏,但故宫却始终岿然不动。像故宫这样的古建筑身上,到底汇聚了多少古人的心血和智慧,又藏着哪些我们现代无法解答的黑科技?



扛得住10级地震的中国古建筑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2017年,英国的木匠们按照1:5的比例,仿造了几个与故宫建筑结构相同的模型,然后将它放到模拟地震的平台上,开始检测它到底能够抗住几级地震。

工作人员首先将地震等级调到4.5级,这样的地震会让人感受到明显的震动,足以让一些简单的建筑墙体出现裂缝甚至直接倒塌。而故宫模型在上面整体的摇晃幅度很大,看上去摇摇欲坠,然而在30秒的测试时间里,它却始终不曾倒塌。


按照故宫模型这么强烈的摇晃程度来看,外国专家们相信,它绝对撑不到6级地震就会完全散架,而在场的中国专家相视一笑,没有说话。

等现场工作人员真的把震级调整到6级时,外国专家们惊讶地发现,模型的摇晃程度和刚才几乎一样,但是仍然没有倒塌的迹象。

随后,震级被调到了7.5级,这已经是很多大地震才能表现出来的振幅了。只见,故宫模型发生了剧烈的摇晃,内部的墙面也轰然倒塌,然而整个木制结构依然没有倒塌,主梁和立柱的衔接处都没有脱节。


震级还在加大,这次直接上升到了9.5级,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强地震强度,然而结果和之前的一样。不甘心的外国专家将震级调到最大的10级,30秒后全场沉默,整个模型依然完好无损地站在地震台上。


外国专家们总算服气了,可是他们实在太疑惑了,这样一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木制框架里,没有一根螺丝,是怎么抗住10级地震的?中国专家上前,向外国专家指出了故宫模型立柱下面的红色标记。原来和地震前相比,建筑物已经整体移动了几厘米。



故宫没有地基?
全世界的建筑学家都在疑惑,为什么中国古建筑这么抗震?实际上,中国建筑学家不认同“抗震”这个说法,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古建筑依靠自身独特的结构在吸收和化解地震带来的冲击力,颇有道家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意味。那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现代建筑是如何修建房子的。现代人修房子必须先打地基,把柱子插在地基里,然后修承重墙,最后封顶。这样的房子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刚直”,古人说“过刚易折”,这个修房子也是一样的。


现代建筑的立柱总是插在地里,看似非常稳固,能够抗住很多地震,实际上在大地震发生的时候,95%以上的楼房都是从上往下倒塌的。你的柱子或许能够承受住地震的冲击,但是当上层房屋开始左右摇晃时,刚硬的立柱就会瞬间折断,导致整个房屋全部坍塌。


而古建筑最大的不同在于立柱不直接插入地下,它的结构更为复杂。以故宫太和殿为例,它的立柱下面是柱础(磉盘),也就是地面上那个圆盘一样的结构;柱础下面还有用石砖构筑的磉墩。

看上去,立柱就像是插入了地下,实际上它却能够在磉墩的范围内移动,而不至于让立柱折断。


很多人可能会说了,那这房子岂不是就跟放在地上的积木一样,没有地基了吗?以前,确实有人说故宫的建筑是没有地基的,甚至以此来质疑中国古人不懂建筑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群没有地基的房子,是怎么在600多年里抗住无数地震的呢?


所以故宫是有地基的,不仅有,而且古人最重视地基的建造。在《营造法式》这本古典建筑学著作中,对在哪里修地基,修多长多宽都有详细的记载,甚至于,那一块地方改用石砖,拿一块地方该用木材,用什么动作,加几方土都写得非常精细。可以说故宫的地基,构造之复杂、用料之精致,那都是绝无仅有的。


故宫的地基结构


榫卯是古建筑的灵魂
当然,这个地基真要造出来并不难,最难的还是修屋顶,而说到古建筑的屋顶那就离不开榫卯结构了,说它是古建筑的灵魂也不为过。

榫卯结构由榫头和卯眼两部分构成,可以互相嵌套固定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光是一扇窗户就有500-1000个榫卯连结而成,而要想构建一个大型建筑的屋顶,估计没有上万个小零件根本搞不定。


榫卯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房屋修得这么复杂呢?像现代的钢筋水泥一样直来直往的不行吗?还真不行,我们来看看榫卯结构的作用就能理解了。

上万个榫卯构建的房顶,在遇到地震的时候,每一块零件都有吸收地震冲击力的作用,然后不断把这个力往下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起到了卸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地震的时候,哪怕立柱已经摇晃得很厉害了,但是屋顶依然不动如山。


同时,因为榫卯结构镶嵌的时候留有十分微小的空隙,所以它不像一块钢筋混凝土那样刚直,反而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允许材料产生一定的变形,因此不容易折断倒塌。

1973年,中国考古队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这种神奇的榫卯结构,据检测它们距今已经7000年了。实际上,榫卯结构并非中国古建筑最独到的发明,在德国的原始遗迹考古中,人们也发现了类似的榫卯结构,而且也是起源于7000年前。所以,中国或许并非榫卯结构的开山鼻祖。



古建筑和核心科技——斗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国时代,榫卯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衍生出了斗拱结构,它才真正算得上是中国古建筑的精髓。不仅是因为在世界其他文明中没有发现过斗拱结构,而且也是因为它让中国古建筑更加实用和美观了。


斗拱主要用于建筑物立柱、横梁以及屋顶三者的交汇处,主要作用也是增强房屋的稳定性。从战国到唐朝再到后来的明清,历代建筑大师都在强化斗拱的作用,但是日本人在模仿唐朝建筑时却丢掉了斗拱的灵魂,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日本古建筑看上去很别扭。


实际上,斗拱的结构不仅用于修建房屋,在桥梁的构建上,它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5年1月,一批429吨重的机械构件急需运往燕山石化公司,但是,由于这批货物实在太重,专家们都无法保证永定河上的几座新桥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专家们说,看来这个任务只能交给那座古桥了,不用加固,它没问题。


要知道这可是800年前修建的古桥啊,它真的比当时新建的桥还要靠谱吗?

当这429吨设备开上桥以后,所有人捏了一把汗,因为桥拱正在下沉,最大下沉量达到了0.52毫米,眼看着这座古桥将和设备一起沉入河中。谁知20分钟后,设备安全通过,古桥安然无恙。原来拱桥之所以下沉,主要是因为桥梁的斗拱具有一定的韧性,尽管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却并没有因此坍塌。而这座神奇的古桥就是著名的卢沟桥。


卢沟桥


古建筑的传承
今天再回过头来看,从这种“刚柔并济”的古典建筑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道家的独特智慧。然而掌握了无数高科技的现代人,却再也难以复制出古代的这种建筑了,或许在古人的“科技”里,潜藏着某些现代物理和数学难以解答的奥秘。而我们只是从古建筑中学到了些许皮毛。


滕王阁


有时候,现代人不仅难以复制古典建筑,甚至还在破坏它们。在山西应县有座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高木塔,它就是释迦塔,也被大家叫做应县木塔。它修建于1056年,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


这座古老的木塔历经近千年的风吹日晒和10余次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然而,在1926年的战乱中,却遭到了冯玉祥军队的炮火攻击,共中弹两百余发却没有倒塌。神奇的是:即使在战争年代,炮弹打在塔身上燃起大火也会在瞬间熄灭……

虽然如此,但是木塔的近况却不容乐观,据说,比萨斜塔仅歪了3.99度,而应县木塔的二层却倾斜了15度,触目惊心!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用机器源源不断地自动化生产榫卯零件,但是却再也无法建造出像应县木塔这样的建筑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积分

293

威望

303

贡献

0

军功
积分
596

军衔

预备役中尉

佩饰

任职
部别:
航空第三旅
部门:
3大队7中队
职务:
退出现役

注册时间
2022-2-20
沙发
发表于 2022-7-14 20:54:17 | 只看该作者
就好像所谓的武林传说一个,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民国孙姓某极大师,几个人拿去了枪头用布包沾白粉的枪,就是点不到他身上,但他的徒子徒孙怎么就做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11-11 03:16 , Processed in 0.1164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