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2-4-2 20:19 编辑
神舟13号航天员即将凯旋,飞船着地后,为何要等近40分钟才出舱?
2022-04-01 13:41
曾是空间站一部分的天舟2号已受控坠毁,空间站上的神舟13号航天员即将凯旋,神天舟4号、神舟14号和神舟15号蓄势待发,两批航天员都已经选出来了,中国空间站很快就要迎来中国航天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现在,神舟13号航天员正在加强锻炼身体,“太空跑步机”,“太空单车”等多种体育器材都用上了,锻炼时间也由之前的2个小时增加到现在的3个多小时,甚至有可能是4个小时,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去适应返回后的重力环境。
飞船着地后,搜救人员和拍摄人员将会以最快时间赶到着陆点,很多人都希望第一时间能看到凯旋的航天英雄,但是他们一般都要等待几十分钟后才出舱,甚至有可能是40分钟。问题来了,出舱按理说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为何航天员要等上近40分钟才出舱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长期在太空生活下航天员的身体变化,主要有三大变化,一个是身体供血变化,第二个是骨骼疏松,第三个是全身肌肉变化,其它的变化就不做讨论了。
身体供血变化,人体习惯了地面重力环境,心脏均衡地对身体各部分进行供血,但到了外太空中,由于没有重力约束,流向头部的血液量自然就变多了,反之,流向身体下部的血液量自然就变少了。
人体有自动调节能力,为了减少流向头部的血液量,人体会自动地控制身体的血液量,这会导致太空中的航天员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骨骼疏松,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等矿物质,骨骼主要依靠重力来堆积这些矿物质,然而在没有重力的太空中,骨骼内的矿物质密度每月要下降1-2%,如果是6个月,那么骨骼的矿物质密度减少6%至12%,骨头变脆,尤其是腿部。
这就是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很容易患上的一种病症,当出现骨质疏松症时,最简单的方法是补充矿物质,例如服用钙片之类的,但即便是太空中的航天员补充再多的钙片,也很难被骨骼吸收进去。
全身肌肉变化,人体骨骼206块,但人体肌肉超过了639块,在地面上,为了应对重力,人的639块肌肉每天都在卖力的工作,尤其是大腿肌肉,每天都要长时间支撑上百斤重的身体,还包括了跑步、蹦和跳。
但在没有重力环境的外太空,一个手指头的力量都能让你飘出几十米,几乎都用不到大腿,大腿失去了作用,腿部肌肉开始萎缩,其他部位的肌肉也是如此,在太空时间越长,那么肌肉萎缩现象就越严重。
体育锻炼的确能阻止肌肉的萎缩,但是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做到让全身638块肌肉都参加锻炼,真正能锻炼的肌肉也就几十块肌肉而已,所以,大多数肌肉都会萎缩。
飞船着地后,为何航天员要等上近40分钟才出舱呢?这是出于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考虑,航天员从太空返回,一下子从零重力环境进入到重力环境,这需要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等身体适应过来后才出舱。
前面说了太空中航天员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当返回后,身体供血再一次出现大变化,大量的血液开始流向腿部,头部供血突然减少,贫血症状会瞬间加重,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几十分钟后还无法缓解,可能需要增加体液了。
由于航天员身体肌肉萎缩,一下子从零重力环境进入到重力环境,这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再加上身体骨质疏松,只怕连站立都是一件难事。
知道太空让宇航员肌肉萎缩到什么程度吗?2019年6月返回的加拿大宇航员大卫·圣雅克表示:刚回来时,连说话都很吃力,明显感觉到嘴唇和舌头的重量,不得不改变说话的方式,很长时间才适应过来。
中国航天科普栏目在微博中写道: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重力环境。科学的出舱时间应该是在返回舱着陆后40分钟左右。
回到地面后的航天员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生活,在专家的指导下,需要3个月至一年的恢复期,身体供血变化和肌肉萎缩问题,一般在3个月内恢复,恢复最慢的是骨质疏松问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当然,这也要视情况而定。
神舟13号在4月中旬返回,现在已经是4月份了,我们很快就能看到航天英雄英姿了,有不少国人正在掰手指头计算着神舟13号航天员返回的日子,尤其是航天英雄的家人们,肯定非常想念他们吧。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