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86|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18活动】铭记!“九一八”忆英雄活动

[复制链接]
积分

1272

威望

913

贡献

163

军功
积分
3000

军衔

海军中校

佩饰

海军胸标营区通行证正营职资历章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银奖第一枚嘉奖章第二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蓝军臂章

任职
  
  
  部别:
龙腾兵团
  部门:
舰艇二支队
  子部门:
支队司令部
  职务:
副参谋长
  

注册时间
2020-9-3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四军高级将领抚养战友烈士后代的动人故事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从新四军这支英雄队伍中走出来的共和国开国将军们,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一同出生入死,结下了情逾兄弟的革命情谊。但是,也有许多高级将领,为了民族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他们未能看到革命胜利曙光的到来,而是过早地牺牲在了血与火的战场。虽然如此,但他们留下的子女却为生前的战友抚养成人,这种牢不可破的战友情和兄弟谊,在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后又谱写出了动人的新篇章。

  在南京市鼓楼区颐和小区这片民国建筑群落中,曾经有百名共和国开国将军先后居住于此,他们当中有、刘伯承元帅和陈毅元帅,有粟裕大将,也有王平、许世友、钟期光等上将,还有更多的像王近山、张震、杜平、向守志、邓仕俊、谢胜坤等中将和少将。在这些开国将帅中,还流传着不少“将军征战共生死,功成抚孤情亦真”的动人佳话。

  1944年9月11日,传奇名将彭雪枫在新四军西征战役中牺牲的夏邑县八里庄,他的夫人林颖当时正有孕在身,三个月后生一子取名晓枫。后来,失去父爱的彭晓枫在母亲及张震、邓子恢、邱一涵等叔叔阿姨们的抚养和关怀下长大成人,最后成为解放军队伍中的一员上将,对于烈士遗孤彭晓枫的成长的故事,很多人可谓耳熟能详。

  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是中央红军中屈指可数的一员儒将,1906年5月26日生于湖南省邵东县范家山镇梅仁村袁家坮一个手艺人之家,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9年,他以中共湖南省委巡视员的身份被中央派往湘鄂赣特委担任宣传部部长,与时任湘赣省委妇女部长的邱一涵(湖南平江人)结为夫妇。袁、邱夫妇是红军中走完长征到达陕北为数不多的一对夫妇,军中上下都称赞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模范夫妇”。1937年底组建新四军时,袁国平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其夫人邱一涵也被组织上任命为新四军教导总队党总支书记兼政治处组织科科长。“皖南事变”前的1939年5月,袁、邱夫妇生下一子,取名“浣郎”,他就是现在的海军指挥学院博士生导师袁振威将军。当时,由于战事紧张,条件艰苦,为了党的事业和为更好地为新四军工作,袁、邱夫妇忍痛将出生不久的儿子浣郎和小女珍珍送回湖南邵东袁家台的老家让母亲代为抚养。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袁国平在事变中指挥突围中光荣负伤,为了不连累让战友并让战友早点摆脱险境,袁国平将最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结束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而邱一涵则提前随军部首批北上转移人员到了盐城,此后相继在新四军军部和新四军第4师抗大4分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兼组织科长。1946年夏,身体一向不好的邱一涵,又因长期积劳成疾,不得不在地下党的掩护下秘密到上海接受治疗。在沪期间,中共地下党组织为了缓解邱一涵的病情,秘密派遣地下人员将小浣郎接到上海与她团聚。此后,小浣郎便一直跟随母亲生活。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邱一涵先后担任南京特别市党区党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人事局局长、华东地区妇联主任、上海市妇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江苏省纪委书记、监委书记、江苏省政府监委主任、华东行政委员监察委员等职,携子浣郎居住于鼓楼区宁海路30号,与江苏省省委书记江渭清一家结为近邻。

1939年7月1日,新四军第一届党代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前排左起:1、陈毅;2、袁国平;3、项英;4、周子昆;5、邱一涵;6、李坚贞;8、傅秋涛;后排左起:1、谭震林;3、曾山;5、卢胜;7、黄火星。

  1956年11月2日,邱一涵因旧病复发医治无效在南京去世,年仅49岁,尚未成人的浣郎便成了失去父母的孤儿。在邱一涵的追悼会上,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代表省委决定,表示要尽职尽责地抚养袁、邱夫妇的遗孤,并主动承担起抚养小浣郎的责任。邱一涵的追悼会一结束,江渭清就将小浣郎接到了自己家中。此后,小浣郎便与江渭清一家生活在了一起,直到长大成人。与江渭清一样,开国上将钟期光、中将张震等将领,与邱一涵均为湖南省平江县的同乡,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在新四军中共同战斗,出生入死,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一向尊称邱一涵为“大姐”,并让自己的孩子都称邱一涵为“姑妈”。小浣郎住到江渭清家中后,张震将军也时常让夫人马龄松将小浣郎接到家中,改善生活,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对此,袁振威在《须鬓如霜白,长征继向前》一文中即回忆道:“妈妈下葬后没几天,张震叔叔和马龄松阿姨把我接到他们家,把一张叔叔亲自拍摄的马阿姨和小阳兄妹在我母亲墓前的合影照片送给我,并动情地说:‘您妈妈走了,还有江叔叔,还有我们,以后有什么事就跟我们说。’因为母亲生前任江苏省委常委兼省委监委书记,辞世后省委常委会决定我由第一书记江渭清同志带养。马阿姨则满含热泪指着照片上小阳诸弟妹对我说:‘他们就是您的弟弟妹妹!’我禁不住放声痛哭,马阿姨紧紧将地把我搂在怀里……妈妈去世3周后,南京军区和江苏省委根据妈妈的遗愿,将她与父亲袁国平合墓。而这张照片就成了世上我母亲独立墓碑的唯一留影,也是我们两家、两代人情谊最珍贵的见证。……张叔叔和马阿姨把她(指袁振威的母亲邱一涵)当作自己的大姐,家里的孩子也一直称呼我母亲为‘姑妈’,自然我也就成了小阳兄妹的大哥。”

1953年,邱一涵与儿子袁振威、外孙小南在南京中山陵合影。

  江渭清、张震等革命前辈抚养袁、邱的孤儿袁振威的事迹实在感人,而张震将军抚养另一位亲密战友罗会廉之子罗承廉,谢胜坤将军抚养亲密战友李厚坤遗子李兴国的事迹也同样让人倍受感动。

曾任中共江苏省第一书记的江渭清

开国中将张震将军

  罗会廉是从新四军第4师中走出来的革命烈士。1914年,罗会廉出生于贵州省普安县楼下河畔一个殷实之家,少年时代相继在兴义中学和昆华中学读书,1934年考入上海的暨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37年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被组织上分配到八路军115师随营学校学习谍报和情报业务,后调入新四军第4师司令部侦察科担任科长(团级)。1944年12月3日,罗会廉在率侦察分队到安徽省涡阳县执行秘密侦察任务时,突遭日伪军的夜袭,不幸壮烈牺牲。罗会廉牺牲时,他与时任新四军第4师侦察科参谋的夫人许璞的爱情结晶尚不满周岁,成了遗子孤儿。此后,张震与夫人马龄松便承担起了抚养罗会廉遗子的责任,并为罗会廉的遗子取名罗承廉,直到罗承廉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方才离开了张家。数十年后,早已长大成人的罗承廉,在《无尽缅怀张震伯伯》一文中写道:“从我记事起,张震伯伯就是我的亲人。……张伯伯一直关心我的安危和成长。……我们是张家的常客。我母亲和马龄松阿姨抗战初期就是新四军4师的战友和好姐妹,她们有讲不完的话。我和小阳、连阳年龄相近,是儿时的伙伴和同学。周末我经常去张家,他们家人多,热闹,大人们谈话,孩子们玩耍或一起去打球、游泳、看电影。……这是一段让我难忘的欢乐时光。几十年来,张震伯伯和马阿姨一直没有忘记我的父亲,也时时关照我的母亲。……我母亲病故后,1999年5月张震伯伯再次来到了南京,专程到殡仪馆,在我妈妈的骨灰盒前,马龄松阿姨声泪俱下,张震伯伯的眼睛也湿润了,……后来张震伯伯又亲笔题写‘怀念罗会廉同志’。我把它雕刻在父母陵园的石碑上,让深深的战友情谊永远伴随我逝去的父母。”

罗会廉与夫人许璞的合影

  江渭清、张震共同抚养浣郎和张震抚养罗承廉的事迹,所知的人无不交口称赞。而张震将军和谢胜坤将军关心和抚养烈士李厚坤遗子李兴国的事迹,同样也很非常感人。

李厚坤烈士

  李厚坤烈士出生于1911年,他的老家是湖北省石首县高基庙。李厚坤从小就跟从父亲在田里干活,只念了3年私塾。1930年9月,李厚坤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班长、宣传室主任、团管理参谋、红2军第9师第24军医处供给主任等职。长征结束后,他又历任红军大学(后更名为抗日军政大学)粮秣科长、八路军随营军校供给处长、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供给科长、胶东军区后勤部长兼供给部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后勤部长、第9纵队第二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山东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和部长、华东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副司令兼参谋长等职。1949年7月,华东野战军后勤部与华东军区后勤部合并,李厚坤被任命为第三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上海解放后,解放大军南进,经中央军委批准,三野十兵团领导机关兼福建军区在福州成立,叶飞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委,李厚坤任十兵团后勤部长,李厚坤的妻子葛玉芳也被组织上任命为十兵团后勤部机关指导员。1949年8月,李厚坤与葛玉芳奉命率警卫排乘车赴闽上任。当车行途中经嵊县、东阳公路的胡村边的公路桥头时,突然遭遇到“剿共忠义救国军第五纵队”安莪华部和“剿共嵊西南办事处”邢士祥部反动武装的袭击。李厚坤见敌情严重,当即率警卫排奋起反击,激战数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再加上地形不利,数十名战士相继阵亡,李厚坤也壮烈牺牲,时年38岁,他的妻子葛玉芳不幸也同时殉难。

李厚坤、葛玉芳夫妇之子李兴国(后排左一)与谢胜坤、路慧明及其子女的合影。

  李厚坤、葛玉芳夫妇双双遇难后,他们的儿子李兴国在警卫员的保护下脱离险境,后送至南京,从此也就也成了孤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谢胜坤、路慧明夫妇得知李兴国是战友李厚坤的儿子时,便将李兴国接到自己家中,担当起了抚养烈士遗孤的责任。此后,李兴国在学校放假时就一直住在谢家,与谢家的兄弟姐妹一同生活、学习和玩耍。随着岁月的流逝,李兴国也逐渐长大成人,直到他从学校毕业才离开谢家。参加工作后,李兴国还常在节假日期间回到谢家,看望谢家父母和谢家的兄弟姐妹。

  李兴国虽然在谢胜坤、路慧明的家中生活,却也得到了张震将军的不少关照。张震与谢胜坤都是从新四军第4师走出来的亲密战友,两家住得很近,来往一直较为频繁,他们两家的前后院连在一起,以方便走动。对此,罗承廉在《无尽缅怀张震伯伯》一文中即写道:“谢伯伯和张震伯伯在南京分别住普陀路(5号)和莫干路(6号),虽不在一条路,但两家仅一墙之隔,打开一扇小门两家就通了。遇有情况,张伯伯就通过这个小门到谢伯伯家,有时连住几天。当时,越南正在进行抗美战争,有一条胡志明小道是越共南北秘密通道,张震伯伯戏称这是‘马路小道’,马和路是马龄松阿姨和谢伯伯夫人路慧明阿姨的姓。‘文革’中谢伯伯、路阿姨日子也不好过,但危难时刻再显真情。”

  张震对红军团长张永远的遗子张国赢也予以了慈父般的关爱,使这位烈士遗孤茁壮成长并铭记于心。1945年10月1日,张国赢出生于河南永城,其父张永远,1913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高桥镇,1927年月11月参加黄麻起义并参加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历任队长、排长、教员、连长、营长、团长等职,与新四军四师参谋长张震是亲密战友。1944年,张震在担任4师参谋长兼11旅旅长时,张永远是该旅第32团团长。张震担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时,张永远是该纵队第75团团长,在长达十年的战火考验中,两人结下了浓厚的革命情谊。1946年8月9日,张永远在率部攻打泗县东北八里桥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当时未足周岁的张国赢便成了失去父爱的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张永远的母亲顾学义调到北京工作,张国赢便寄宿在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每当学校召开家长会时,张国赢总是觉得既孤独又羡慕,有时还独自一个人眼巴巴地望着同学们的家长,他这时多么盼望自己的父亲能够出现在自己的学校啊!直到1962年9月初开学不久的一天,学校照例又召开家长会。正当张国赢照例又羡慕地望着同学们的家长一个个都走进学校时,忽然一个同学跑到他的面前,对他说“您爸爸来开家长会了,老师让我来叫你”。张国赢深知自己的父亲已牺牲十多年了,但他此时仍然带着满腹的渴望与疑惑来到了教室。这时,那个同学指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叔叔对他说:“他是您的爸爸?”张国赢听后,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满脑子都是乱飞的思绪。直到家长会开完了,那位高大的叔叔这才走到他的面前,亲切地对他说:“我叫张震,是您爸爸的战友。您的父亲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以后我就是你的父亲,我的家就是您的家!”张国赢听后,既疑惑又惊喜,既激动又幸福。张震将军还亲切地问了他许多,张国赢后来在《给我家的温暖和慈父般的关爱》一文中还写道:“我有‘父亲’了,又有家了,再也不是孤儿了,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头,热泪夺眶而出。我什么都不会说了,只是向张叔叔深深地鞠了一躬。”

1944年8月底,在永城小朱庄战斗的前沿阵地研究战情。左起:新四军四师十一旅旅长滕海清、四师参谋长张震、师长彭雪枫、骑兵团长周纯麟、三十二团团长张永远。

  此后,张震、马龄松夫妇还多次亲切地对张国赢说:“不要有顾虑,家就是家,有空就回来,不要见外。”后来,张国赢真的就把张震的家当作了自己的家,张震、马龄松夫妇也将张国赢视若己出,待如亲子,张家的兄弟们也都将他当作自己的亲兄弟看待,使他充分地感受到了这个新家的亲切与温暖。对此,张国赢又进一步写道:“我又有了一个家,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心里也有了盼头。……多少年后家里已四代同堂,就是第四代的孩子们都没有把我当作外人。50多年了,在我成长和生活阶段都得到了张叔叔的关心关爱,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家的亲情。”

  张国赢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炮兵工程学院。他在去学校报到之前,张震将军还特意告诫他,叮嘱他时刻都要牢记自己是革命子弟,是烈士后代,不能辜负党的关怀培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讲政策,守纪律,既要做一个好学生,又要做一个好军人。在张震将军的不断教育和鼓励之下,张国赢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认真践行张叔叔对自己的谆谆教诲,逐渐成长为一名。对此,他后来还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我和家里一直都保持密切的联系,我深爱张叔叔马阿姨,把他们视作我的亲爸爸亲妈妈,我也深爱家中的每位亲人。我们几个烈士子弟每年都参加家里的重大活动,每次去京办事都要回家看看。我们都是张家的孩子,都是张家的人。”

  张震、江渭清、钟期光、谢胜坤等开国将军和革命前辈,他们关怀烈士和战友及其亲属的高风亮节,他们对战友的情,对战友的爱,泽被并延及烈士的子女,这既是开国将军革命情感的真实表露,也是革命队伍纯真情谊的崇高反映,正如袁振威在《须鬓如霜白,长征继向前》一文中称赞张震将军的这样:“张震叔叔情重如山,无论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还是在离休退出工作岗位之后,无不浸透着他对家人、对战友和老区人民的深厚情谊。特别是对与他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更是一时一刻不曾忘记。……他还把对烈士的怀念之情寄托在对他们遗孤的关爱上。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有的甚至成为他们家的一员。除我之外还有彭雪枫烈士的儿子彭小枫,张永远烈士的儿子张国赢,罗会廉烈士的儿子罗承廉等。张震将叔叔在我心中不仅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也是一个情重义切的慈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272

威望

913

贡献

163

军功
积分
3000

军衔

海军中校

佩饰

海军胸标营区通行证正营职资历章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银奖第一枚嘉奖章第二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蓝军臂章

任职
  
  
  部别:
龙腾兵团
  部门:
舰艇二支队
  子部门:
支队司令部
  职务:
副参谋长
  

注册时间
2020-9-3
沙发
发表于 2020-9-18 16: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英雄包森曾指挥战士智擒天皇“表弟”赤本


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包森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主人公李向阳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传奇抗日英雄。李向阳艺术形象的原型之一,就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他曾指挥战士智擒天皇“表弟”赤本。1942年在战斗中中冷枪牺牲。

  英雄故事

  活捉天皇“表弟”赤本

  1939年以来,日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为保存实力,包森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在老百姓家里。派到遵化执行特殊任务的宪兵队长赤本,认为八路军已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便找来了刚刚俘获的八路军战士王振西,希望他带路找到八路军指挥员包森。

  王振西假意应承,将赤本带入了包森设计的包围圈。1940年4月26日,王振西带着赤本来到遵化东北的孟子院村附近。包森早已在村口化装埋伏了六七个侦察员,帮老百姓打土坯。当押解着王振西的赤本和翻译走到侦察员跟前的时候,侦察员们突然现身,俘虏了赤本和翻译官。

  由于日军大队紧跟在后面,侦察员们押着两名俘虏快速转移。据翻译交代,赤本是日本天皇的表弟。因为赤本极不配合,还“叽里呱啦”地乱嚷嚷,眼看日本大队快到跟前,万般无奈的战士们在释放了翻译后,从老乡家里找来斧子,对着赤本的脑袋连砍三下,结果了这名侵略者的性命,并草草掩埋。当敌人来到的时候,几位八路军战士已分散隐蔽了。

  据遵化党史办公室干部考证,赤本三尼是日本天皇裕仁表弟一说,是当时被活捉的翻译官讲的,后汇报给上级。1946年,叶剑英曾提过此事,但一直未见文字记载。有旅日华人学者查阅日方档案,未见赤本三尼的有关记载。关于赤本三尼是日本天皇裕仁表弟之说有待进一步考证。

  鬼子出门怕遇“老包”

  如果说智擒赤本是包森一生最神奇的一笔的话,随后在冀东西部地区开辟盘山根据地,越发显示出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超凡的战略战术。

  1941年7月,冈村宁次出任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接连对冀东进行了三次“扫荡”后,因兵力不足,改调四万五千伪治安军来控制冀东。面对治安军的猖狂行动,包森率领十三团发动了一系列战役,重创来敌,挫败了日寇“以华治华”的政策。

  1942年2月17日,包森部队与敌人在遵化野瓠山遭遇时,不幸被埋伏在附近的敌狙击手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对于包森,叶剑英元帅称其为“中国的夏伯阳”。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说:“包森在冀东是打天下的。”而冈村宁次则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

  敌人惧怕包森到了闻之色变的程度。日军听说包森的军队到了,便会有人摸着脑袋“死了死了的”地嘀咕。伪军们口角也常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为咒语。

  北京足迹

  逼迫日寇退出平谷县城

  平谷京东大峡谷入口处的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1998年7月7日正式开馆。该馆以冀东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以平谷人民及周边地区抗日斗争史实为线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抗日军民反压迫、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历程。其中介绍了包森率领十三团在冀东包括平谷地区留下的抗日足迹,如水峪战斗逼迫日军一度退出平谷县城,杨家会战斗重创日军、缴获一门山炮等内容。

  人物小传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任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1942年2月17日,在遵化野瓠山指挥战斗时牺牲,时年31岁。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272

威望

913

贡献

163

军功
积分
3000

军衔

海军中校

佩饰

海军胸标营区通行证正营职资历章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银奖第一枚嘉奖章第二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蓝军臂章

任职
  
  
  部别:
龙腾兵团
  部门:
舰艇二支队
  子部门:
支队司令部
  职务:
副参谋长
  

注册时间
2020-9-3
板凳
发表于 2020-9-19 1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血战全记录(四):生死搏杀 中日两军血流成河
核心内容:6月28日至7月2日,是日军对衡阳发动第一次总攻的关键期,战斗激烈异常,昏天黑地。高岭和停兵山后面的张家山阵地,在短短几天内,数次被日军攻入,又数次被我军夺回。第10军预10师师长葛先才赤膊大战张家山,极大鼓舞我军的斗志。而日军的进攻一再受挫,损伤惨重,不得不于7月2日暂停进攻。7月11日,日军发动第二次总攻。日军对衡阳城猛烈轰炸,逐次夺取城郊据点,压缩包围圈。双方对战,寸土必争。第十军官兵伤亡达70-90%。日军进攻更是付出了重大伤亡,又有联队长一名、大队长六名被击毙,但仍难以进展,不得不于7月19日再次停止进攻。
凤凰卫视1月14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衡阳既没有险峻的山势屏障,也没有来得及构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永久性工事。只是一些四五十米高的山包包和一些二三十米高的土丘,然而就是这些土制土筑的山丘阵地,却如此地固若金汤、坚若磐石。令人难以置信的成为了装备精良的现代化日本陆军的坟场。就是这些不起眼的黄土坡,却像钢铁阵地般的不可动摇,成为了日军精锐师团的葬身地。就是这些平平常常的沟沟坎坎,却像冲不破、打不垮的迷魂阵,成为了士气冲天、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们的死亡之所。
日军的高级军官们研究来考证去,也难以破解这些阵地上的巨大杀伤力和实战价值,到底是来自何方的呢?奥妙又何在呢?而国军第10军又的确是个令人钦佩的能攻善守之师,其灵活多变的战法、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精密的组织调度都是值得称道的。所有这些都令围城的日本部队感到有点儿崩溃。
解说:这是一座抗日战争中政府唯一命名的抗战名城。
彭中荣(国军第十军老兵):你晓得是什么战,这是血战。
解说:这是一座在当时成为全世界注视中心的英雄城市。
肖培(衡阳学者):军事力量的对比方面,衡阳是守不了几天的。
解说:这是一场中国八年抗战史中,最为惨烈的城市保卫战。
彭中荣:死守在山上,拿手榴弹拼。
解说:这是一场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城市争夺战。
彭厚文(学者):最后是全部壮烈牺牲。
解说:它就是衡阳保卫战,它发生在1944年,它历时47天,影响整个抗战战局,使日本军队付出了最为惨重的代价。
从6月28日到7月2日,是日军第一次总攻的关键期,日军连续五昼夜的全面进攻中,除了黄昏、拂晓和午时这三个时段,战况稍微沉寂停顿一两个小时外,其余时间由于日军无休止地进攻,双方也就无休止地战斗,衡阳正在进行着一场惨烈无比的生死大搏杀。
彭中荣:以后就机关枪、炮啊打,这就开始攻,那也蛮厉害的。你没在里面看过,在里面看过,这条命逃出来是不容易的,真正不容易。有时候一炮弹,一炸弹炸中了,整个一个战壕一排人没有一个,一个都不留。
解说:由于日军无休止地进攻,国军前线各处纷纷告急。6月28日、29日,南郊江西会馆外,新街与五桂岭南端阵地连续遭到猛烈攻击,先后都曾经被一部分日军突入。南郊141高地与枫树山阵地,6月30日至7月2日,曾三度被日军侵入。南郊湘桂铁路机修厂及其西侧高地,7月1日夜,曾一度被200余日军突入。
彭中荣:我跟美国人打仗我晓得,怕死,日本人不怕死,服从性特别好,日本人上等兵、班长、军官,一层一次服从性最好。
解说:对于被日军突入的我军阵地,国军组织预备队轮番上阵、猛烈反攻,誓将侵入的日军消灭在阵地前并夺回失地,但我军由此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代价。
彭中荣:一天要死几十人,那担架都没有了。把竹床呢,四个脚朝天,这负伤的官睡在里面,山底的下坡转弯,山脚走啊就不会掉出来。那日本飞机来了,机枪一扫射、三个人死在一起,担架兵、负伤的军官死在一起。
解说:南郊张家山是确保衡阳西南防线的关键所在,是衡阳西南城郊战场的锁匙。整个阵地由三个标高不大的小高地组成,东南面是227.7高地,西北面是211高地,两高地之间相距约50公尺,正是步枪、机枪交叉火力网最有效的距离。
张家山在东北方向,比这两个小高地稍微高一些,位于前两个高地的正后方,相距约150米。整个张家山阵地呈品字形排列,可以互为犄角、互相支援、互相掩护。
在6月28日至7月2日的战斗中,日军曾向该阵地发起猛攻不下20次,均被国军击退。期间,有部分阵地或被日军冲入,或大部为日军占领,但旋即就被国军反复冲锋恢复,如此反复竟多达九次之多。
肖培:团长、营长亲自带兵上去冲锋,为什么要冲锋呢?因为前面那个小山坡,被这个日军突破几次,突破了之后,我们就进行一个什么呢,叫做逆袭、反击,由团长、营长亲自带兵进行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个阵地就夺回来。
解说:负责这一带防守的是预备第10师,师长葛先才,他将师指挥所设在距离张家山主阵地仅700米,距离肖家山30团团指挥部仅300米的地方。目力所及,全师各阵地尽入眼中。他密切调配兵力,互相支援,确保张家山阵地万无一失。
彭中荣:我是参加张家山最高的那个山,就是打死68师团长的那个山。他来攻我们,一清早,还只麻麻亮就开始打,我起来脸都没洗,就上头前去了,开始5点多钟麻麻亮打起,打到8、9点钟,还抵住了,我抵住了。
解说:葛先才见前沿吃紧,立即命令手中的预备队师直属的工兵连和搜索连先期埋伏在张家山侧后,自己却率参谋和卫兵,更推进到肖家山前线指挥。
肖培:30号这一天,日军他做了充分准备,他以停兵山的炮来对付张家山,倚仗张家山和停兵山的西面的部队,西部的方向,对张家山进行进攻。他都是利用夜晚,空军发挥不了优势作用下。
解说:日军一开始对张家山进行攻击时,就势在必得,以泰山压顶之势,集中优势的炮火对国军阵地前的障碍物实施破坏式射击。与此同时对国军进行空袭和毒攻,而国军官兵则坚守工事,沉着镇定,不顾毒气威胁和炮火猛烈,先是大力扫射、继之以手榴弹轰击,最后以刺刀进行白刃战。
肖培:它都利用夜晚的时间进行步兵的进攻,白天用炮来打,而且在进攻之前,先用炮把你阵地轰炸一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它也以为我们这个山上可能没有人了,但是它一上来的时候呢,我们给它以惨重的打击。
解说:6月29日,城南郊张家山阵地之227.7高地和221高地,先后于午后、黄昏、和午夜被日军三度突破,国军预备第10师29团,拼死搏杀,终于将阵地恢复。此时,预备第10师的三个步兵团均有重大伤亡,师的预备队兵力,只剩下师直属部队5个连,当然对阵的日军伤亡更是远在我军之上。
解说:7月的衡阳,炎夏似火的骄阳无情地烧烤着大地,激战后未来得及掩埋的尸体很快就腐烂起蛆,随风飘来奇臭无比。在张家山阵地前,日军打破了前几日的战规,疯狂地轮番进攻,不分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黄昏还是正午,只要缓过劲来立马就往上扑,一座锦绣繁荣的衡阳古城,竟变成了古今罕见的大屠场,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彭中荣:那死的人那个样子你没看见,张开嘴,头发立起来,眼睛鼓着的都有,白天就是苍蝇,红头苍蝇,叮叮叮吓死人,晚上就接班了,蚊子嗡嗡咬人的蚊子就来了。白天就红头苍蝇叮,晚上就换班来叮,好叮叮就发肿,人都肿起。
肿了一天就起蛆婆子,蛆婆子一钩,就流绿水,喊尸水、绿水,你看那个竹床,四只脚,人肿起,把那四只脚张开,你看好惨啊,讲起来别人不相信呢,我一讲起别人不相信。
解说:7月2日8时许,日军向张家山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第一波冲锋的兵力就有200多人,在日军数十门大炮和空军的狂轰烂炸的掩护下,日军进攻的生力军,很快就轻车熟路地突入国军211和227.7两高地。国军官兵奋勇迎敌,反复冲杀,但终因伤亡过大已无力克复阵地。
臧肖侠(第十军直属搜索营连长):我看只有那个堡垒啦,那我这个连长最后就是没有办法,没有人员补充,我只有跟那个堡垒共存亡,我就拿一挺机枪就跳进去,跟那个(士兵)跟他一起,他在那里,在那里打。我一进去他说,他一面打一面说,哎,连长你来干什么,这个地方不是你来的地方啊,你要在你的连指挥所,你要指挥全连,我说好啦,全连都没有了,只剩你这个堡垒了,我跟你一起共存亡。
我们那两个射孔,他打一个,我打一个,我看那个堡垒,到堡垒里面才看到,堡垒前面那个敌人的尸首真是堆积如山,它已经挡住射孔了,已经妨碍射击,没有办法,要把敌人那个尸首给它打碎,打烂了以后才能看到前面。
解说:预备第10师师指挥所,师长葛先才密切地审视着战局的变化和进展情况,眼看张家山阵地情况危急,葛先才亲率师直属的工兵连和搜索连向前线支援。其实天气酷热,葛先才跑得大汗淋漓,顺手将上衣脱下,指挥冲锋。
肖培:士兵已经不多了,张家山有危险了,他就带着什么呢,带着工兵连和他的卫队一起冲上来。因为到山上的时候,这夏天嘛,比较热嘛,对不对,还没进攻的时候把衣裳脱下来擦擦汗嘛。但是在士兵里面传言,就是师长为了冲锋打赤膊,那我们那还要命吗,对不对。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之下,工兵连一举把这个敌人打下去了,葛先才也就把这个工兵连留下来了,让他们守卫张家山,葛先才就是因为这个,最先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解说:一时间,师长葛先才赤膊上阵,挥刀杀敌的消息传遍全军,极大地振奋了军心士气,国军官兵们士气大振,豪气如云,奋起喊杀,排山倒海般冲上两高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终将突入阵地的日军全部消灭。
然而国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原据守阵地的预10师第30团第1营官兵伤亡殆尽,全营连排级军官仅余排长一名。前去增援的师部搜索营连长,指挥部队与敌搏杀,屡扑屡起,最后扭住一个日本兵搏斗,绊倒在地拉响了腰中手雷与敌同归于尽。工兵连连长负伤不退,在与敌兵的拼杀中互中刺刀身亡。
彭中荣:你晓得这个衡阳是什么战啊,你晓得什么战,这是血战,不能丢衡阳,每个人都要上前方,一只手、一只脚可以打就回去,死守吧,死守衡阳吧,又不要你跑。
解说:张家山一战,日军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代价,而国军据守的10师第30团官兵损失也在70%以上。日军在进攻张家山等阵地的同时,对虎形巢阵地也发起了猛烈进攻,然而连续五昼夜的冲击,除了在国军阵地前留下大批尸首以外一无所获。
彭厚文:第一次总攻中,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非常巨大,第一次总攻结束以后,日军的第68师团和116师团,每一个军队平均只剩下二十来人。
解说:从衡阳保卫战打响之日起,全国各地各大报纸,均对衡阳保卫战战况进行跟踪报道,此时的衡阳小城牵动着整个中国,牵动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同时在同盟国的心中,中国的战局形势完全聚焦到了这里。自从日军正式开展一号作战计划,中国各战区的节节失利,让同盟国担心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但是从衡阳保卫战这场战役上,所有的人又看到了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寸土必争的精神。
肖培:日本军官东条英机的下台,实际也就是这个直接原因之一,太平洋战役的失利,衡阳攻不下,这是他直接下台的原因之一。
解说:看到作战地图上敌我双方的战线,还是停留在衡阳市郊的外围线上,横山勇百思不得其解,一路横扫千里,所向披靡的大日本皇军怎么打到衡阳,这个不到30万人口的小城,就停顿下来了呢。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攻击士气,日军都没有问题,而且人员上来说更是数倍于中国守军,为什么就攻不下衡阳呢,横山勇越想越糊涂了。
周明(军事研究者):一个士兵外号叫傻子,平时有点憨头憨脑,但是这个人就是,特点就是他的手臂力量非常强,投手榴弹投得很远、很准。结果他是在当时战斗中是被爆炸震昏了,等他醒过来的时候,阵地上他自己连队的士兵一个都没有了。那么后来的部队就让他下去休息,他说我的兄弟们都死在这里了,我是不会下去的,我要跟他们在一起,所以他最后是拿了手榴弹,冲出阵地是与日军同归于尽的。
解说:在湖南南岳衡山的香炉烽下,有中国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南岳忠烈祠。南岳忠烈祠筹建于1938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到1942年基本竣工。1943年7月7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大典,宣布所有抗战殉国将士均可入祠祭祀。
当时方先觉等第10军的将官们都参加了奠基大礼,方先觉当时曾向第10军的军官们倡导,大丈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以入祀南岳忠烈祠为荣。
跨入忠烈祠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志性建筑七七纪念塔,以此纪念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自那时以来无数的中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捐躯为国。
在他们的心里,倚门望归的娇妻幼子,伸手可及的大好前程,竟都挡不住民族国家四个字的召唤,压制不住胸中那股血性的沸腾,慨然上阵,英勇殉国。
横山勇他又怎么可能想得明白,战争这个怪物从来都不是仅仅以军事力量的高低来决定胜负的。
解说:7月11日拂晓,大地还未在沉睡中清醒过来,成群成群的炮弹呼啸而来砸到国军阵地上,日军的第二次总攻开始了。经过短暂休整和补充后,日军飞机开始不间断轰炸,日军的数百门大炮齐鸣,向国军西南主阵地猛烈炮击,并释放毒气,日军的陆空火力对国军阵地的工事、碉堡、外壕、木栅、铁丝网和交通壕等,进行饱和式的狂轰乱炸。然后其步兵如汹涌的潮水般,漫山遍野密集地向守军阵地冲来。
彭厚文:争夺的焦点就是衡阳守军的几个一线的主阵地,那么主要是在这个南部和西南部。
解说:五桂岭以东阵地,经日军一昼夜的猛攻,江西会馆的预备第10师第28团2营9连1排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南端的外新街的第9连主力及第8连均陷于苦战,战事遂成焦灼状态。28团第8连连长率部与突入阵地的100多日军,展开逐屋战斗,拼死抵抗,寸土不让,时至正午全连官兵伤亡殆尽。
肖培:第二次总攻它主要一个打法,就是先把你这个山,你这个阵地进行地毯式的轰炸,主要还不是飞机,主要是大炮,用炮地毯式的进行轰炸一次,就使我们的工事都被它摧毁。
解说:此时的第10军弹药人员极其匮乏,因此一个阵地在一天内几次易手都属平常。而10军各部队官兵没有一个人会选择放弃自己的阵地,或许是那份同生共死的战友之情,没有人愿意让友军的侧翼受到威胁。
就此艰苦的阵地争夺战不断地上演着,其中在日军攻入新街阵地后,第3师师长周庆祥的一次快速反应,使得南线第3师与预10师的防线得以保全。
周立起(国军第三师师长周庆祥儿子):惨烈到什么地步,惨烈到他攻上来的人,他后面还在打炮,对吧。日本人甚至有点不顾他自己的人,已经冲进去的人,他生命可能也受到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照样开炮。
解说:新街阵地一旦被日军撕开口子,就会把预10师和第3师分隔开来,那样的话,两个主力师的防线将会分别被日军割裂,以至陷于极其被动的局面,于是周庆祥师长全力作战,展开争夺。
周立起:就指挥了,就是那条路上的一些部队,包括预10师的部队,统一指挥,把新街的日军,全部,已经打进来的全部消灭,还有一些人往回退了,那这条路新街又给夺回来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就马上决定给我父亲一座青天白日勋章。
解说:作为日军第二次总攻的主攻方向,也是国军的防御重点的张家山阵地,日军攻势更为凶猛,战斗更为惨烈。自7月11日黄昏开始,日军以100人为一梯队,在炮空猛力火力掩护下,分别向守军221和227.7两个小高地冲锋。
周明:日军投入的部队是116师团的133连队,它是被称为116师团里面最精锐的部队,为了争夺这个高地,日军133连队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猛攻,连续奋战了五天。在五天之内张家山这个阵地双方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争夺12次,中国军队的伤亡非常大,有七个连是整连整连牺牲在阵地上。而同样日军的伤亡也很惨重,133连队三个大队长全部被打死在阵地上,六个中队长死了五个,伤了一个。
解说:但日军仍旧连续进攻,于12日中午又攻入我军阵地,守军无一人退却,全部壮烈殉国。预备第10师师长葛先才,马上命令师部防毒连和30团直属部队组成突击队,向日军展开反冲锋,激战至当日黄昏,始将张家山阵地收复。
但守军还来不及整顿被恢复的阵地,日军又例行反扑,防毒连连长身中数弹,壮烈殉职,其余官兵奋战不退全部战死在阵地上。
周明:那这个时候呢,张家山这个阵地上,因为双方的死伤太过惨重了,鲜血在阵地上已经是很多很多了,整个山头的颜色都已经变红了,是非常触目惊心的。
解说:日军第二次总攻衡阳,又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仅高级将官就有联(连)队长一名、大队长六名被击毙,而士兵的伤亡更是数倍于我军,横山勇不得不于7月19日再次下令停止进攻。
肖培:横山勇这个人相当地心残,他不但对敌人的士兵,他对自己的士兵也是这样,你从这个地方没攻上去,你这个部队非要从这个攻上去,我给你多少人都可以,他就是踏着自己同胞的尸体往上爬,所以一个高地上面,死那么三四千人是常事。
解说:日本人狂妄地宣称,只有其武士道精神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相信,在中国没有比日本人更硬的东西,但这一次他们遇到的对手更刚硬。尽管是敌对方,日本人也不得不服气,承认这是自侵华战争以来,一次唯一值得纪念的苦难的战役。此时的衡阳,枪炮声、喊杀声,汇成一阵阵恐怖战栗的声浪,在天地间徘徊震荡,从无间断。
陈晓楠:关于衡阳保卫战,日军在战后的战史中破天荒地比较接近事实地,记录了对衡阳第二次总攻后日军的伤亡情况,总计日军伤亡人数是19286人,其中军官798人,伤亡总数中战死的是3860人,军官战死的264人。而直到整个衡阳战役结束,日军却无论如何也不发布其全部的伤亡情况。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日本人和田丈夫在其撰写的《难忘的湘江之行》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他说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军人大约战死了两万多名,受伤者将近六万,以京都大坂人为中心的两个师团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书中还透露在日本国内将衡阳之战和日军其他的两次著名败仗相提并论,那就是发生在同一年的印度英帕尔之战,和1943年太平洋战场上的卡达尔卡纳尔群岛之战。因为这三次失败,都是表现日本陆军高级指挥官无能的典型战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5-8 08:24 , Processed in 0.1161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