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标题: 【“九三”活动四】“峥嵘岁月、战地讴歌”故事讲述 [打印本页]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3 11:46
标题: 【“九三”活动四】“峥嵘岁月、战地讴歌”故事讲述
[attach]4759[/attach]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四万万众,坚决抵抗,面对强敌,75多年前英雄们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壮举今天化作了胜利的彩虹。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胜利的见证。
  胜利不朽,是因其闪耀着的正义光芒照亮着人类未来。
  胜利不朽,是因其凝聚起的万众一心精神始终激荡在神州大地。
  胜利不朽,是因其锻造出的血战到底意志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
  胜利不朽,是因其熔铸的强国强军信念激励着一个民族的复兴梦想。
  硝烟虽已远去,让我们讲述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攻坚英雄连、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百团大战中的白刃格斗英雄和用石头、牙齿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刘老庄82勇士等等抗战英模单位、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让血与火铸就的悲壮历史在华武军事中回响。

[attach]4762[/attach]


活动组织:华武军事联合参谋部
讲述形式:图文压贴的形式
讲述时间:9月3日至10日。
讲述要求:排版精美,故事完整,情节感人,故事内容不能重复,展现抗战英模单位、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
讲述奖励:数量多、质量高、注释清楚者,予以奖励。5次(帖)以上奖励20威望20贡献20军功200金钱,8次(帖)以上奖励30威望30贡献30军功300金钱,参与的奖励3威望3贡献3军功30金钱。

授予勋章:参与活动的人员,授予“九三活动纪念勋章”。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0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15 编辑

1938年,中国抗战进入第二年,一些在华的外国和平人士绘制了一批漫画,记录日寇侵华和中国人民打击日寇反抗侵略的历史事实。图中是参军报国,从事战地救护的女学生。


[attach]4841[/attach]


[attach]4782[/attach]

这是一群刚刚离开学校的女学生,她们放弃学业,走向抗日前线,这是在训练救护本领。
在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传统思想虽然还很严重,但是在学校里,男女是完全平等的,女孩们像男孩一样自由。国难当头,很多女孩都自愿加入抗日武装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强制性的军事训练使她们学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作战技巧,她们的英勇表现在前线被广为传颂。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4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1:25 编辑

日寇在城墙下挖了一条隧道,没想到遭到中国军队的伏击,奇袭不成反倒走向灭亡。


[attach]4784[/attach]



日寇炮击上海市区,被炸的电车和乘客。

[attach]4832[/attach]


黄浦江,中国战机攻击日寇战舰。

[attach]4830[/attach]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5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1:37 编辑

日寇轰炸下的中国儿童。


[attach]4834[/attach]

抗战时期的1940年4月4日儿童节的当天上午,是一个难得的风和日丽的日子。江西上饶的皂头小学的近千名师生正在校园里召开儿童节庆祝大会。师生们高高兴兴聚集在大操场上,一起,听演讲看跳舞。精彩的节目让大家忽视了一场灾难的来临。上午10时左右,突然日寇的二十四架战机分成两排,飞临上饶皂头上空,一前一后分二个战斗编队,对手无寸铁的上饶皂头乡老百姓和小学生儿童进行无差别的狂轰烂炸,一时间小小皂头乡爆炸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火光冲天。

集中在学校操场上学生老师四处逃命、哭声喊叫声一片,炸的人们血肉横飞。许多教室和民房顿时起火燃烧,死伤了很多学生和群众。只有八、九岁,10岁左右的花季儿童惨遭杀害,惨不忍睹。校长陈球龄急忙疏散学生,自己与妻儿则走在最后,不幸被炸全家遇难。许多伤员被送到驻扎在皂头毛埂的国民党三战区卫生处紧急救护。医务人员为伤者敷药包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对中国少年儿童最残酷最野蛮的一次血腥轰炸,滥杀无辜,惨绝人寰,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6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1:43 编辑

北京南口,日寇进了中国军队的伏击圈。


[attach]4835[/attach]

1937年7月底,日寇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为了灭亡中国,日寇紧接着沿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沿津浦路进攻,为的是策应对上海、华东等地的侵犯;沿平汉路南下,为的是夺取中原,进逼华中、长江;沿平绥路西进,为的是占领山西,进而控制整个华北,一举歼灭中国军队精锐,攻占政治经济中心地区,以为这样就能在迅速打垮中国的抗日力量,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蒋介石这时已看清对日妥协无望,遂决心抗战,对日寇的三路进犯,都做了相应的战斗部署,在平绥路方面,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

7月底,日军占领平、津以后,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展开对中国内地大规模进攻,并将进攻的重点置于华北。第二战区第7集团军奉令决定,以汤恩伯指挥所部2个师及第17军1个师,担任南口至赤城方面的防御;刘汝明指挥所部担任张家口方面的防御。

平汉路以西的平绥(北平-归绥,归绥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当时绥远省省会)路,日军原计划只作为辅助战场,但由于此方向中国军队于此布置重兵,直接威胁到平津地区,并威胁平汉路日军侧翼,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此日本关东军一再要求进行平绥路作战,以"解除对中国驻屯军后侧及满洲国境的威胁"。为此,日军组编了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华北日军也派出以第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参加平绥路作战。日军在这一方向的进攻也逐渐发展为一条重要战线。南口战役便是这一战场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从南口经居庸关西行至宣化、张家口,为一东西狭长之盆地,南北多山,中央凹下,平绥铁路横贯其中,并有公路相辅行,形成为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交通干线。南口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之地,人们称它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日寇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晋、绥之图谋,从而保卫察、晋、绥三省。可见南口从来为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

南口及其沿线长城要隘是阻击日军的天然屏障,中国方面在此布置重兵防守。1937年8月7日,日军第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向南口及其沿线长城要隘展开进攻,南口战役打响。中国守军在汤恩伯将军沉着坚定的指挥下,在各个阵地均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反复冲杀,甚至一日之内守军伤亡1200余人。战事异常激烈,但在优势日军以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攻击下,中国军队处于不利情势。南口战役的同时,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向西北重镇张家口展开进攻,中国守军一部驰援张家口。加之中国来援军队被日军阻断,中国军队遂于8月26日向南撤退,27日,日军左翼第5师团和右翼独立混成第11旅分别占领南口附近重镇怀来、延庆,南口战役结束。

汤恩伯所部第13军于8月初进入南口地区布防,随即与日本中国驻屯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约15000人的进攻展开战斗。在此之前,日军旅团派出小分队从4日开始,在南口镇实施战役侦察,又于8日拂晓对得胜口,9日对虎峪村实施威力搜索,10日起攻击南口车站及其东侧的龙虎台。

11日,日军对南口地区展开正式攻击。其主力猛攻南口镇,另以1个大队(坂田支队)向南口镇西侧地区长城线助攻,并以一部在得胜口佯攻。日军步兵在飞机、炮兵、坦克支援下猛攻守军阵地。守军第89师凭有利地形顽强抵抗。经激战,日军于
13日攻占南口镇,但在继续发展进攻时受到守军的顽强阻击。战至16日,日军的进攻进展甚微。

日本中国驻屯军令第5师团于16日加入南口地区的战斗,并以该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一并指挥第11旅团作战。第5师团首先以步兵第42联队第1大队增援,在坂田支队左侧展开向长城线上中国守军攻击。

在此之前,汤恩伯已令第4师一部在长城线上的横岭城占领阵地;16日,又令新增援的第94师第56团与第21师第122团合编为1个支队,在石峡附近沿长城线占领阵地。

17日,日军步兵第42联队第1大队夺取了长城防线上的最高峰1390高地。随后,日军第5师团主力逐次展开于1390高地至镇边城之间,向守军发动攻击,并将1050高地附近作为主要突击方向。
在此情况下,汤恩伯又令第4师第12旅加入横岭附近的战斗。18日,傅作义率第72师、第200旅、第211旅和独立第7旅增援到达怀涞、下花园地区,以增强南口地区的防御力量。蒋介石也急令卫立煌所部第14集团军经易县、涞水迅速向周口店一带集中,并增援南口、怀来地区作战;另令位于平汉、津浦路的部队以一部兵力向平、津之间出击,以配合卫立煌军北进。

19日,汤恩伯下令将得胜口、居庸关、镇边城一线阵地区分为3个固守区。德胜口、居庸关、青龙桥一带为第1固守区,由第89师及新到达的第17军第21师第121、第124团防守;东西大岭及黄楼院一带为第2固守区,由第21师一部及第4师第10旅防守;北石岭、东台、横岭城、镇边城一带为第3固守区,由第4师(欠第10旅)、第72师1个旅防守。

20日,傅作义在怀来准备组织兵力向攻击南口地区的日军实施反击,但这时得悉察北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向张家口发起攻击。于是,傅率第200旅、第211旅回援张家口,留第72师和独立第7旅归汤恩伯指挥,在南口地区作战。
日本中国驻屯军发现卫立煌第14集团军北进增援南口后,即派第6师团第36旅团编成牛岛支队,进入门头沟以西山地堵击;令第20师团进入良乡西北山岳地带,向守卫在乎汉线及其西侧的中国第26路军攻击。

19日,卫立煌第14集团军在周口店集结,尔后经西部山地北进。

在居庸关与镇边城一线正面,21日拂晓,日军向横岭城方面发动攻击。其主力一部向黄土洼及其以东高地猛攻。守军第4师第19团第1营伤亡殆尽。战至中午,第4师伤亡惨重。第72师第415团增援,固守灰岭子、长峪城之线。

22日,日军一部突入长峪城北沿守军阵地。第72师第416团增援反击,将所失阵地夺回。尔后,日军向灰岭子第72师阵地正面攻击,并以一部向镇边城迂回,一部突入横岭城南方高地。22日第14集团军右翼第83师在干军台与日军牛岛支队一部遭遇,当即展开战斗。战至24日,第83师留1部兵力继续在千军台与日军作战外,主力继续北进,但进至沿河城时,被永定河洪水所阻,即改道青白石向大村西侧前进。该军左翼第10师于24日将牛岛支队另一部击溃于大村。

23日,向镇边城西南迂回的日军与第72师第416团展开激战。日军将该团击退后,占领镇边城,并占领横岭城守军阵地后方的水头村。

25日,日军猛攻横岭城和居庸关。中、日两军在这两点上展开激战。当日15时,日军坦克冲入居庸关。守军虽伤亡惨重,但仍占据山岭有利地形与日军作战。当日,占领水头的独立第7旅(欠第620团)与日军战斗后退守怀来。日军随即在飞机、炮兵支援下攻击怀来。正面长城线上守军已处于被日军包围态势下。

26日,下午,汤恩伯下令守军突围。日军立即发起追击,第5师团一部当日占领怀来。

27日,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一部占领延庆。当卫立煌军第10师进抵镇边城时,战斗已经结束。27日,张家口也被日本关东军占领。

此战,历时19日,中国方面投入兵力6万余人,日军动用兵力约有7万,中国军队伤亡29376人,日军伤亡据日方统计:第5师团阵亡1431人(其中非战斗死亡173人),加上独立混成第11旅团等部队的损失,日军死亡约2000人。以1:4的伤亡比来算,日军伤亡约1万人。

南口作战虽然失败了,但中国守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称颂,影响也是很大的。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7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1:51 编辑

长城抗战,中日军机缠斗在一起。

[attach]4836[/attach]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我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但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长城沿线仍失守,平津危急。之后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被迫由参谋部作战厅长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中华民国与伪满洲国也因此事实上以长城为界,伪满洲国更于长城各地树立"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

长城抗战给山海关城内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死伤近4000人,毁于炮火的房屋达500多处。在日军攻城前,山海关内很多古建筑的保存还是相当完好的。在日军轰炸机、迫击炮、平射炮和机关枪的轰炸、扫射中,关城的很多古建筑物也遭受到了致命的袭击。在城墙上还残留着战争中留下来的弹孔。

南门、东南角城墙是榆关抗战中,日军瞄准地两个突破口,是战争较为激烈的地方。位于南门附近的望洋楼,被日军的炮火击毁;东南城角的魁星楼,建于清朝,是一座类似阁楼的建筑,战争中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东南城角附近的城墙也被日军炮火轰出了一个缺口,城墙外侧砖土坍塌。此外,日军占领山海关后,还大肆劫掠和破坏文物古迹,原收藏在魁星楼内的"天下第一关"匾牌就被盗运至日本。

长城抗战阻止并延缓了日本军事侵略华北的进程。

长城抗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援,纷纷捐款、捐物,并组织各种团体上前线慰问官兵。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战斗,给骄横一时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自己也做出了重大的牺牲。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但也阻止并延缓了日本军事侵略华北的进程。尤其是通过长城抗战,表现了中国广大爱国官兵为反抗侵略而具有的高尚的抗战热情和顽强的抵御能力。

而如此丧权辱国之卖国条约《塘沽协定》的签订,遭到了国内部分人士的强烈抨击,更加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但以胡适为代表的一些人士认为,长城战败后华北已经无险可守,华北若再陷落敌手,国家损失更大,因此支持华北停战,认为这"是一种不得已的救急办法",与上海停战同样可以谅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颤动着历史的声音,其中也包括了华北危机和长城抗战的悲壮历史。华北危机是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而造成的华北地区的严重局势,实际上也是全国、全民族的危机。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8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00 编辑

台儿庄惨烈的白刃战,大刀向鬼子砍去。

[attach]4837[/attach]


台儿庄战役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赴前线,台儿庄是山东省峄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位于津浦线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会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38年3-4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因为这次会战的地点在台儿庄,故称为台儿庄会战。

台儿庄会战是在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和中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发生的。当时,日军攻陷了南京,急欲打通津浦线,夺取徐州,然后循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占领中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中国军事当局调集了七八万军队,于1937年10月12日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指挥津浦线的防御战。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
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继平型关作战以后中国军队取得又一次伟大胜利。这一胜利,提高了前线士气,振奋了民族抗战精神,毛泽东对于这次会战的意义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指出:“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9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06 编辑



河北,隐蔽待击的游击队.


[attach]4839[/attach]


卢沟桥事变之后,冀中很快被日军占领。各县虽相继组织起了规模不等的抗日武装,但是缺少有经验的军事指挥人才。党中央非常关注冀中的形势,派红军团长孟庆山(鑫县万安人)从延安到冀中,配合保定地方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创建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16日,孟庆山到达白洋淀,同中共保东特委取得了联系。不久,保东特委和保南特委合并,组建了中共保属省委,张君任省委书记,孟庆山任军委主席。

他们一方面到高阳、轰县、安新、任邱、雄县、清苑等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武装,同时组织了4期游击战争训练班,由孟庆山亲自任教培训了一批开展军事斗争的骨干。以保属特委领导的抗日义勇军为基础的队伍不断扩大,于1937年12月,在高阳县正式定名为河北游击军。当时,河北游击军已扩大到3个师、12路,兵力达到了6700多人,司令员孟庆
山。1938年初,河北游击军进行初步整顿,编为9个团,及游击泛师、游击4路、5路、10路和回民教导队。

三八年四月安平会议后决定成立冀中军区领导机关,河北游击军大部分被编为冀中四分区兼三纵队第十支队。孟庆山同志任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分区司令员,以一部编为二十师计有高士一第五路,姜东升的独立四支队,以一部编入冀西计有赵玉坤之第十路,许佩肩的第一路,高顺成的游击师,均编入冀西三分区。

这些部队的合编,在当时情况下加强部队的组织与领导是完全必要与正确的,但由于部队多是就地发展起来,原来的领导干部虽多,成份不太好,缺乏军事能力,但在该部队中都有较高的威信与威望。

由于种种原因,在改编河北游击军中,应该依靠原来发展部队的领导者,而不应该采取把他们调开的方法,在方式方法上更不应该采取架机关枪的办法强行改编。再有,在改编部队中枪毙了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的三名领导者,其中有师长段士增、师参谋长杨万林、团长崔树凯,他们都是贫雇农出身,"七七事变"前的老共产党员,对发展和建立抗日武装是有功的。

特别是不经冀中党委的讨论,吕正操同志轻率的做出枪毙他们的决定,用我们自己的枪,枪毙我们的同志是极其错误的。当时以上改编部队的做法,遭到很多河北游击军战士的不满,为此不少游击军官兵纷纷离队,给革命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经过党的统一领导,部队进一步整编之后,冀中部队得到了更迅速的巩固与发展,胜利的开辟与坚持了平原根据地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49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11 编辑

天皇生日当天的武汉空战,日寇飞机被击落。
  [attach]4840[/attach]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武汉作为当时的重要的交通枢纽,一直是日军轰炸的重点。早在同年8月,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同时援助国民政府性能较好的伊-15和伊-16战斗机,并派出志愿飞行员。在此之前国民政府空军近乎全军覆没。

1937年9月中旬,日军调集主力进攻徐州的同时,日本航空部就计划从空中进击武汉,企图摧毁我军的指挥系统、军事生产基地和空军机场,达到摧毁中国军队交通运输的目的,为从地面全面进攻武汉做准备。
4月29日是日本的“天长节”,即日本天皇的生日,为庆祝天皇生日,日军准备在今天再次袭击武汉。然而中国空军已从一击毙的日本空军的笔记本里发现了这一情报。毫不知情的日本空军启动了36架重型轰炸机,在十二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一路杀气腾腾的飞向武汉。敌机来袭的消息马上传达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指挥所,大队长李桂丹急令第四大队所属的第21、22和23等三个中队,立即全部起飞,迎战日军。

然而日军来得太快,第四大队尚未编好队,大批日机已逼近武汉领空。大队长李桂丹当机立断指挥战机投入战斗,第22、23中队担任主攻,第21中队负责掩护。此时的第四大队实际上只有9架飞机,敌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中国空军的9架飞机冲入机群,与日军展开混战。空战中21中队的四架战机协同作战率先击落一架敌机,其中有一架战机在协助战友击落一架敌机后又单独击落一架敌机。其中21中队的陈怀民驾驶着刚从兰州接收过来的E-152战机,直插敌机群中,开战五分钟就击落敌军一架飞机,后被5架敌机包围,陈怀民机身中弹,他驾驶敌机直撞向日本海军第二航空队高桥宪一的九六式舰载机,敌军当场身亡,陈怀民也因机身着火引燃伞衣,身子自3000米高空坠落,直插江心……

就在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时,中国空军另一只编队前来支援,最终这场战斗只持续了三十分钟,国民政府空军击落十二架飞机,其中有十架战斗机,两架轰炸机。但我空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其中大队长李桂丹、中队长吕基淳、飞行员陈怀民、巴清正、王怡、李鹏翔等人壮烈牺牲。

在此之后的一个月里,日军未敢进犯武汉。直至5月13日,日军才出动36架战斗机和18架轰炸机袭击武汉,但又被击落14架,至此中国空军已经击落日机47架,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同时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50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50 编辑

淮河,中国飞机轰炸日寇浮桥。

[attach]4856[/attach]

战死的日本兵。

[attach]4843[/attach]


进攻汉口的日军。

[attach]4857[/attach]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50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23 编辑



日寇进入南京城。

[attach]4844[/attach]


南京,日寇枪杀中国平民。

[attach]4845[/attach]


日军夺取船只残杀船员。

[attach]4846[/attach]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54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34 编辑


国军队的妇女宣传队.

[attach]4847[/attach]

坟地里中国军队的战斗.

[attach]4848[/attach]


日军轰炸皖江铁路桥。
[attach]4849[/attach]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59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41 编辑


战线后方的日本兵,清除身上的虱子。

[attach]4850[/attach]

中国飞机轰炸日本人。

[attach]4851[/attach]

中国军队的轰炸。

[attach]4852[/attach]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9-3 16:59
本帖最后由 飞天火猪 于 2020-9-4 22:46 编辑

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一架日寇战机被击中。

[attach]4855[/attach]

伏击日寇骑兵。

[attach]4853[/attach]


日寇军官战败自杀。

[attach]4854[/attach]


作者: 麻人杰    时间: 2020-9-3 21:28
内蒙古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影响

  从1938年初开始,毛主席屡屡电示八路军120师贺龙、关向应等,提出在内蒙古北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问题。毛主席亲自决策,组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于8月间挺进大青山,创建了党政军机构完整、军民一体、民族团结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斗争,完成了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即牵制日本侵略军南下进攻抗日圣地陕甘宁、西进大西北;揭穿日寇欺骗蒙古民族,扶植伪蒙疆政权,分裂中国的阴谋;充分动员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打通与苏蒙联系的反法西斯国际通道的战略部署,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内蒙古草原从东部的呼伦贝尔到西部鄂尔多斯,到处燃烧着蒙汉各民族抗日的火焰,直至抗战胜利。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在内蒙古攫取特权,取代沙俄向内蒙古渗透,特别是进行经济侵略,内蒙古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抵抗。“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的抗日救亡斗争蓬勃兴起。

  1931年10月,哲里木科尔沁左翼中旗卓里克图亲王府统领李海山、巡防骑兵统领刘震玉率领的辽北蒙边骑兵,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一年之久,牺牲巨大,最后汇于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1月,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二旅旅长、呼伦贝尔警备司令苏炳文组建东北民众救国军,与日军奋战至年底,一部撤到苏联境内,一部边战边退至察北,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2年昭乌达盟奈曼旗抗日救国军在周荣久率领下,发动了八仙筒抗战,一直战斗到1936年9月。1933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汇聚了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发动了著名的察北战斗,收复了察北重镇多伦等日伪军要塞。同盟军虽首战告捷,但在国民党政府配合日军围剿下失败。日军再度侵占察哈尔,不时向绥远进攻。

  1936年2月,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官兵在中共西蒙工委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在日寇扶植德王成立伪蒙政权之际,发动抗日军事暴动,逐步发展为以中共党员为核心的蒙古族最大的抗日武装。8月,日伪军悍然进攻绥远,傅作义将军率领国民党绥远驻军迎头痛击,取得绥远抗战的胜利。12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出《关于绥远抗战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援绥抗战,同时宣布红军准备立即开赴晋绥抗日前线,抗击日伪匪军的进攻,为保卫晋绥、保卫华北、保卫中国而奋战到底。毛泽东赞誉绥远抗战是“全国抗战之先声”,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援绥抗战运动。内蒙古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战略部署中,侵战满蒙(即东北和内蒙古)是其侵华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即“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显然,侵占满蒙是其侵略政策的首要内容。

  日本侵略者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就是沿着这个侵华战略行事的。“九一八”事变后,在短短的4个月零18天之内,即侵占了我国东北3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主要城镇和铁路线。

  1932年1月,日本侵略者在其《中国问题处理方针纲要》中提出:在满蒙建立与中国分离的“独立政权”。3月即操纵建立了伪满洲国,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设立了伪兴安省。之后,日本侵略军渐渐西侵,占领了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部等内蒙古中部地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伪军大举西进绥远,内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区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并策划建立了伪蒙疆政权,成为在中国北疆建立伪蒙古国的雏形,并欲西侵我国大西北,再扶植一个伪回回国,从而以3个伪政权肢解中国三北边疆。

  由此可见,内蒙古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是何等重要。内蒙古前后14年的抗日斗争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首先,维护国家的统一,珍视国家的主权,始终成为内蒙古各民族各阶层的崇高职责。其次,蒙汉各民族坚持团结抗日,是内蒙古抗日斗争的光荣传统,它的光辉闪耀在抗日全程的各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之中。第三,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是内蒙古14年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巨大力量源泉,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动力。第四,中国共产党是正确引导内蒙古抗日斗争走向胜利的核心,从抗日战略方针的制定到实施,从抗日整体部署到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站在内蒙古抗日的最前沿。第五,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把内蒙古民族问题,放在抗日斗争的中心环节之中,不仅揭穿了日本侵略者“满蒙政策”的本质,调动了蒙古民族抗日力量,创造了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正确方针政策,而且形成了以民族区域自治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构想。第六,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别是转变了之前对蒙古王公贵族的政策,成为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法宝。这些历史经验,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启迪,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4 09:14
范荩:英雄鲜血染黄陂
[attach]4805[/attach]


  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位被聂荣臻元帅称为“一位出色的团长”和“一位很忠诚的共产党员”的英勇将领。大革命失败后,他不惧白色恐怖,积极参加南昌起义;东山再起时,正值倭寇侵我华夏,在武汉会战中,他为掩护主力撤退,率部与日军血战七昼夜,殉国沙场。他,就是范荩。

  范荩,原名孟声,字致博,又名范进,1899年出生于丰城淘沙后坊村,1918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7月军校毕业后,范荩来到黄埔军校,先后担任教官和第三期总队部教员和第七队少校队长等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开始后,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十师第三十团团长,该团团级以下军官几乎都是中共党员。聂荣臻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十师三十团团长范荩,北伐中在河南打得很好,部队很有名气。范荩既是一位出色的团长,也是一位很忠诚的共产党员。”

  1927年7月下旬,聂荣臻向在九江的范荩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南昌起义的决定。范荩表示坚决拥护,一定率部参加起义。

  南昌起义失败后,范荩带领部队转移,师长蔡廷锴带队脱离起义部队,将范荩的第三十团全部缴械,范荩等共产党员也被迫回乡。1930年,范荩复出,任湖南省保安处上校科长。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军第一九八师少将副师长。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驻在武汉,武汉事实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1938年6月,日军攻陷安庆后,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范荩所部受命驻防长江北岸。日军在先后攻陷广济、田家镇要塞、浠水等地后,向第一九八师所防守的湖北黄陂阵地逼近。

  1938年9月,范荩率第一九八师所部在鄂东为掩护部队主力撤退,在田家镇、麻城一线同日军激战七昼夜,全师伤亡惨重。在一线指挥的范荩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湖北黄陂的一次激战中不幸牺牲,时年39岁。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4 16:20
为祖国而战的抗日英雄---记抗战时期的南洋华侨机工

在云南昆明西山公园,有一座高达12米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许多不了解抗日战争史的青年们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更是知之甚少。

[attach]4825[/attach]

“南洋华侨机工”(以下简称南侨机工)这一称谓,代表着抗战期间3193名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回国参加抗日运输工作的爱国青年群体。

1938年10月,上海、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祖国大陆沿海各省均被日军占领,海上运输全被切断,广九铁路亦被占领。当时的祖国大陆缺乏工业基础,大部分武器靠国外购入,即使后来开辟驼峰航线,但由于日机的轰炸及各种条件限制,空运补给能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抗战的庞大需要。另外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大部分也依靠陆路运输。所以,国民政府只能在陆路运输上想办法。为此,国民政府决定加紧在西南大后方修筑两条公路:一条从云南昆明经开远—蒙自—屏边—河口南出国境直抵越南河内,即滇越公路;另一条从昆明—楚雄—下关—保山—潞西到畹町出国境同缅甸公路相接直达仰光,即滇缅公路。这两条公路后来成为抗战时期祖国大陆进出口的生命线,其中的滇缅公路尤为重要。1939年初,两条公路相继完工。

当时国内有经验的大卡车司机及汽车修理工来源奇缺,临时培训又来不及,设在昆明负责管理这两条运输线的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就积极向海外招募机工。时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认为此事事关抗日大业,义不容辞,立即召开南洋总会专门会议,决定采取:一、在各地华侨报纸上发布第六号通告招募;二、直接分函各地属会,要求“从速进行办理”,为祖国抗日输送最优秀的志愿者。在南侨总会及其所属筹赈会的发动和组织下,当即在2月8日刊出招募机工的广告。

广告一出,立即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南洋华侨青年积极响应,报名踊跃。据陈嘉庚先生回忆:“有一修理机工在南洋10余年,每月收入新币200余元,自甘牺牲,并招同伴10余人,并自带其机器设备前往祖国”。“槟城槟榔摩汽车修理厂的一位师傅,还带着两位徒弟一道回国”。由于对机工年龄(40岁以下20岁以上)身体素质要求较严,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青年甚至想尽办法,蒙混过关,如虚报岁数,小的报大,大的报小。机工要求男性,有的女青年就干脆学花木兰来个“女扮男装”。

在严格筛选下,10天后的2月18日,第一批志愿人员80人(其中新加坡华侨32人,马来西亚华侨48人)就全副戎装在新加坡登上一艘法国邮轮经越南抵达昆明,这支队伍被命名为“南侨机工八十先锋队”。此后,半年内有15批机工相继回到祖国参加抗日。连同第一批在内一共有3193人,其中有4名为女性。他们来自南洋各地,他们中既有普通司机,也有富家子弟、工程师、学生等,“几乎每个人回国来参加抗战的经过,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实!”南洋机工抵达昆明后,先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军事训练,之后由西南运输处正式编队分配。分为六个大队派往滇缅路服役,其中南侨司机占1400多人,卡车1200多辆。其余的南侨司机则编入混合大队,与国内机工并肩抗日。南侨修理技工除一小部分随队担任抢修工作外,其余分配到芒市、保山、下关、昆明、贵阳、重庆等地方汽车修理厂工作。有些机工还被派往湖南、广东及越南、缅甸等地服役。大多数集中在滇缅路服务。据统计,常年来回奔驰在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车辆多达3000辆以上,其中近1/3是由南洋华侨机工驾驶的。

滇缅公路蜿蜒于海拔500至3000多米的横断山脉中,全长1146公里,由昆明至边镇畹町为959.4公里,由畹町至缅甸腊戌为187公里。沿途悬崖、峭壁、陡坡、急弯、深谷不计其数,还要跨越怒江、澜沧江等湍急河流。一路崖陡路隘,行车非常艰险。有一些南侨机工就是在这一个个险段上以身殉职的。英美盟军的司机行车到这一地段时,大多数要请南侨机工代为驾驶。再加上大山中的瘴气和毒蚊,许多机工患上疟疾。当时,整个大后方治此病的金鸡纳霜非常缺乏,许多机工由于缺医少药生活艰苦,未能及时治疗而身亡。在如此险恶的情况面前,3100多名南侨机工毫不退缩,他们和6000多名国内卡车司机和机修人员一起,日夜不停地奔驰,为祖国输送抗日物资。面对敌机轰炸他们出生入死,恪尽职守。在滇缅公路上,常常能见一条醒目的标语:“一个华侨能出力,十个敌人九不回!”。机工们还谱写了自己的进行曲——《马达进行曲》,显示了他们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歌词唱道:

我们的雄心和马达共鸣,
我们的队伍向祖国前进;
我们的血汗作胜利保证,
在我们面前永远是光明。
这套好身手到今天显出救国本领,
马达快开动!
为了祖国,亲爱的祖国——!
负起这次神圣战争的伟大使命,
我们很光荣,与弟兄们前进!

1941年1月23日,功果桥被日机炸断,日寇宣称,“滇缅公路已断,三个月内无通车希望”。然而,聪明无比的南侨机工却从附近仓库中用成百个汽油桶和木板,仅10个小时就用钢索扎起长达300米的大浮桥,冒着巨大的风险把满载军火物资的车队开过江去,保证了这条抗日大动脉的畅通无阻。

1940年7月17日,屈服于日本法西斯的压力,英国政府宣布自7月18日下午6时起封闭滇缅路。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南侨机工们迅速组织突击抢运,不分昼夜,不顾疲劳地将大批军用物资运过国境。3个月后的10月18日,滇缅路重新开放。此后,一直到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前,南侨机工们共抢运了45万吨以上的军火物资,极大地支持了祖国的抗战事业。其中仅1941年一年就运入机枪、炮弹、汽车、各种药品等达13万多吨。在3100多名机工中,因炸死、疾病、车祸等为国捐躯的就达1000多人,占全体回国南侨机工的1/3多。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缅甸,应英国政府的要求,也为了保卫这条极为重要甚至是最后的国际交通线,当时的国民政府把第5、第6和第66军编组为中国远征军,先后开入缅甸对日作战。此时南侨机工不仅要抢运抗战物资,又担负起运送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任务。从1942年3月到4月,远征军先后在同古、仁安羌、腊戌等地同日军作战。仁羌战役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7000多英军。由于邱吉尔政府没有防守缅甸的决心和准备,作战中又歧视中国军队,未能与远征军很好配合。而蒋介石又处处迁就英美,致使远征军连遭损失。1943年3月,仰光被日军占领,4月底至5月,远征军陆续退却,南洋机工又担负起运送远征军撤退回国的任务。4月腊戌失陷后,日军装甲车利用滇缅路向中国推进。1945年5月初,云南边境畹町失守,日军冲到怒江通惠桥西岸,中国军队不得已炸桥阻敌。数百名南侨机工和近千辆汽车以及几万侨胞被阻在对岸,无法渡过怒江。无法撤回的南侨机工在放火烧毁卡车和未运出的物资后,一部分冒险泅水渡过怒江,一部分就地参加游击队,最终未能逃脱日军魔爪则惨遭杀害。

海外华侨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爱自己的祖籍国,又爱自己的居住国。这两个特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得到充分的体现。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自救运动,也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宏伟壮举。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圣战争中,海外侨胞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组织起来,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救亡运动。他们不仅心系祖国的存亡兴衰,也与侨居地人民荣辱与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大举南进,南洋一带的华侨即与当地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著名的有菲律宾的“华侨支队”,缅甸的“华侨战时工作队”,新加坡的“抗敌活动队”和“星华抗日义勇军”等,与侨居地人民共同谱写抗敌悲歌。而南侨机工更是集二者于一身,祖国和侨居国人民牢记他们的丰功伟绩。战后,马来西亚槟榔屿华侨筹赈会与雪兰莪华侨筹赈会为表彰和纪念南侨机工的伟业,在吉隆坡广东义山亭为殉难者建立了纪念碑。1989年是南侨机工回国参战50周年,在云南省政府的支持下,终于在昆明滇池之滨修建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文上写道:三千余南侨机工,“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也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是对南侨机工抗战义举的最好总结。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5 22:07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 于 2020-9-7 00:27 编辑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1947年,国民党包围了云周西村,将全村群众集中在观音庙,搜捕共产党分子,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国民党对她软硬兼施,千方百计的想诱使她供出同党,刘胡兰誓死不屈服于敌人的阴谋下,年仅15岁的她英勇就义。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作者: 陈锐南    时间: 2020-9-5 22:39
云南抗战传奇:参加远征军后,才理解人为何会舍生取义






中国军队在印度的大型美军训练营积极备战

  作为甲午战争后第一支打出国门的军队,中国远征军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而又辉耀的一笔。但当年参加对日作战的老兵们,却因种种原因而被历史遗忘。透过两位亲历者的回忆,让我们去触摸和感受那个时代的横截面,去见证和铭记,六十多年前真实的残酷与心灵的挣扎。

  诗人穆旦翻过野人山

穆旦(1918-1977)

  1942年2月,24岁的穆旦(原名查良铮),应征入伍,被安排在远征军司令部杜聿明身边做随军翻译。这年5月到9月,青年中校翻译官穆旦被编入了207师,做师长罗又伦的随身翻译,亲历了中国远征军与日军的殿后血战,及随后的“滇缅大撤退”。

  穆旦翻过野人山,活了下来,他最长断粮达8天! 等到1942年秋冬之际,他随军退至印度加尔各答,又差点因为过度饥饿之后暴食而死去。但他后来对这一经历几乎闭口不谈。他只对自己的恩师吴宓作了详述,深为惊骇感动的吴宓在日记中写下:“铮述从军的见闻经历之详情,惊心动魄,可泣可歌。不及论述??”穆旦的好友,青年诗歌理论家王佐良回忆说:“只有一次,被朋友们逼得没有办法了,他才说了一点,而就是那次,他也只说到他对于大地的惧怕,原始的雨,森林里奇异的,看了使人害病的草木怒长,而在繁茂的绿叶之间却是那些走在他前面的人的腐烂的尸身,也许就是他的朋友们。”

  作为诗人,穆旦也许更愿意将内心最深处的波澜寄寓于诗歌。1942年之前,穆旦的诗歌创作大多稳定在每年存诗十几首,1942年陡然下降为7首,随后两年更少:2首与4首。写作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看出:如何释放内心强大的阴影与压力,诗人一直在犹疑与酝酿。直至1945年,迎接伟大的民族战争的胜利,穆旦内心才像决堤之水一样倾泻而下,这一年他存诗25首,对于写作量一直不大的他来说可谓诗情勃发。9月,他写下了唯一一首直面野人山经历的长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的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诗歌的最后一节“祭歌”中,诗人饱蘸热血与激情,深情吟道: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

  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

  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

  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

  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

  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

  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

  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逃脱了过“野人山”的生死考验,没想到却逃不过五十年代政治风暴的“洗礼”,1954年,穆旦便因曾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而被列为“审查对象”。他于1958年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撤去教职,逐出课堂。“文革”开始后,再次因“中国远征军”问题,正式由南开人民法院宣布为“历史反革命”和“罪犯”,最后家室被抄,妻离子散,被关进“牛棚”强制劳动改造。

  诗人穆旦转而在夜深人静时,于斗室间潜心研究外国诗歌的翻译,经过十几年的沉默辛劳,他向世人奉献了拜伦、普希金、雪莱、济慈等诗人的作品译著二十多部,堪称一代翻译大家。1977年2月26日,穆旦含冤去世,时年59岁。

  印度集训与密支那战役

黄仁宇(1918-2000)

  1943年2月,和穆旦同岁的黄仁宇响应号召入伍,他和一群军官作为先遣部队,飞过“驼峰”到达印度兰姆伽,成为驻印军第一军军长郑洞国身边的秘书。

  因为从小就喜欢写作,他兼任了战地记者,为《大公报》等报章写了十余篇战地亲历记。《密支那像个罐子》一文中,他生动描述了敌人夜袭时的恐慌,“瞳孔之外,无一不是黑暗,一时我恐怖之念突起,仿佛一切都没有主宰。”迷路后,兄弟的枪顶着自己胸前,“我知道他的食指正在扳机上。”1944年5月26日,在密支那战斗中,黄仁宇的右大腿被三八式步枪击中贯穿倒地,“我一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军人的生活像一团梦,整个人生的生命又何尝不像一团梦!”写于四十年后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再回顾那段历史,黄仁宇的文字里更多了一种史学家的沉静与文学家的细腻敏感。《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编剧兰晓龙就曾表示,黄仁宇笔下细腻丰富的战地描写,是他创作剧本的灵感与素材的一个来源。

  黄仁宇记录下在印度兰姆伽集训的种种情况。到达印度不久,因为训练营队雇佣了一帮印度贱民阶层干活,“按照印度教的正统习俗,我们已经里里外外被贱民污染”,以致于“服饰奇丽的印度妇女看都不看我们一眼”。 在印度集训,“士兵每个月可领到12到20卢比(合3到5美元)”,条件较为宽松,“为了美观与舒适起见,我们开始自掏腰包,去买量身定做的制服”。“美国人对兰姆伽的训练课程很引以为傲”,不过黄仁宇觉得基本军事策略的授课大同小异,“美军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正是战略物资,不只是因为其充分,还包括他们用系统的方式去处理。许多我的军官同胞都充分善用此一良机,去上坦克驾驶课程及野战炮兵训练”,他本人就在那儿学会了开卡车。但中美军队之间仍存在着各种文化与观念上的冲突,“我们虽然是盟友,但每一方都盘算着对方的弱点。”“整个国民党深信,中国事务只能以中国人的方式来处理,西方人永远也不可能了解个中因由,甚至也没有必要加以解释。”而美国人则不习惯中国人复杂的政治人情,想要用企业化的管理来管理军队,并且把指挥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本书里,他还坦言,四十年前作为战地记者,“为了凝聚意志力”,很多时候他必须刻意“强调光明面”。不过战争还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瞬间。战争是血肉横飞,是尸骨枕藉,更是双方的灾难,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也许都是身不由己的受害者,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在孟拱河谷,他看到一座桥下歪倒着一具日兵的尸体,头浸在水内,“毋需多久,我就发现死者和我有许多共通点,属于同样的年龄层,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在死前一天,他还努力温习他的英文!谁敢说他不是大学学生,脱下黑色的学生装,换上卡其军装?想想看,要养大及教育他得花多少心力,接受军事训练得花多长时间,然后他在长崎或神户上船,经过香港、新加坡、仰光,长途跋涉的最后一程还要换搭火车、汽车、行军,最后到达在他地图上标示着拉班的这个地方。千里迢迢赴死,喉咙中弹,以残余的本能企图用手护住喉咙。种种事由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他出生在黄海的另一边。否则他将和我们一起,穿我们的制服,吃我们配给的食物。”最后一句,他写“在孟拱河谷这个清爽的四月清晨,蝴蝶翩翩飞舞,蚱蜢四处跳跃,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味。而这名大尉的双语字典被放在矮树丛上,兀自滴着水。”这是多么美丽而无比残酷的瞬间!

  他回忆说,“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大开,胸部被打穿,尸身横在路边,无人闻问,我看到的人类痛苦不知凡几。我听说,德军让军乐队在战场上吹奏送葬曲,美国的作战部队中有坟墓注册处,但驻印军一切付之阙如。”战争是复杂的,也正因如此,“战争无可避免会勾起各式各样的情绪及感怀”。他总结道:“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未享受暴力及战争行为带来的快感。”不过,“战场上的恐惧也有其动人的层面”,甚至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意味:“当死亡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而生命降格成偶然的小事时,个人反而从中解放。这或许可以解释,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愿意冒险,在正常情况下却不愿意。”

  抗战结束,黄仁宇于1950年负笈美国,以32岁的“高龄”从密歇根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后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历史学者,著作几经重印畅销不衰。学者朱学勤评价说,那段戎马岁月,被黄仁宇“带到了他的剑桥生涯、耶鲁生涯、哈佛生涯,点石成金”。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14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 于 2020-9-7 00:24 编辑

王朴

王朴,也叫做王璞,1928年出生于河北完县,11岁的时候被推选为儿童团团长,可他牺牲的时候年仅13岁,也就是1941年,在王朴懂事的时候,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战火烧到了他所在的村子,他对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行为极为痛恨,并下定决心要跟日军斗争到底。

王朴

就在一天,不幸发生了,他所在村子的村民们都被日军弄到一起,然后日军拿着汉奸给他们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一个一个被拉出来,王朴也被拉了出来,一个猥琐的汉奸问他:你就是这个村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当时理都没理这个汉奸,汉奸感到尊严受到了挑战,就愤怒的说:你一定知道八路军藏在哪?说出来就放你回家,王朴这时说话了: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给你这种狗汉奸和日本鬼子的。这让在场日本鬼子很是震惊和愤怒,然后从身上掏出东洋指挥刀,一下子放到王朴的胸口,然后怒喊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不然死啦死啦的。可王朴呢,依旧面不改色,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只见他昂首挺胸,面不改色,毫不畏惧日本人的军刀,就这样,抗日小英雄王朴被残暴的日军给杀害。

王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我们国家民族的时刻,总会有一批小英雄涌现出来和敌人作斗争,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一片天,他们勇敢的行为令我们感动,他们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18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 于 2020-9-7 00:24 编辑

董存瑞(1933-1948)1945年,bai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19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 于 2020-9-7 00:24 编辑


杨根思,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21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 于 2020-9-7 00:26 编辑


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纵队命名5班为“梁士英班”。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23

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 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29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1914年初,忧愤国事,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人的兵力,再度侵犯湖北襄樊,首当其冲的就是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张自忠率部浴血奋战,日寇攻了五天五夜,未能越雷池半步,只得掉头鼠窜,张自忠亲率部队,尾追敌人,沿途斩杀无数,敌寇死伤达五六万人。
同年5月7日,张自忠杀敌心切,率总部直属特务营和74师3个团共2000余人,从宜城窑湾东渡汉江,夜宿距宜城东北6公里的南营。8日拂晓,率部北进,清晨抵长山西麓南瓜店。于是,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一带拉开。在南瓜店,张自忠部队活捉一掉队日本兵,得知敌三昼夜不停息地向北窜犯。我部稍作休息,即冒雨出罐子口向北追,因道路泥泞难行,薄暮方赶到距南瓜店不远的襄阳境境内方家集。知敌刚从这里离开,现行军在方家集东贡几里外,张自忠遂令部队向敌人发起猛攻,我军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开花。直到敌人发现我兵力不多时,便掉过头来猖狂反扑。部队在方家集一带一连激战了两昼夜。
当时,日军约万人,多于我军数倍,且敌人拥有飞机、坦克,而我军连日行军作战,无一日修整,加之远离后方,得不到补充,又拼杀了几日,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我军终因力量悬殊,于5月16日,部队被迫退回南瓜店,电台已被敌炮炸坏,与后方联络中断。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扫射轰炸,掩护步兵冲锋,我方浴血备战,多次击退敌人。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如同六月滚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尘土硝烟弥漫空际。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始终站在一个小山包上,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
敌三面围攻,网开一面,企图把我军向北压迫至长山坪开阔地带围歼,三面火力集中到我军不到1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此时,我军已打退敌军5次进攻,伤亡惨重,险况频生。李致远参谋对张自忠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张自忠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都是士坷垃?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的事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我军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一股刚退下来,另一股又蜂拥而上。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用刺刀和大刀冲杀。突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自忠左臂三角肌处穿过,鲜血立刻渗透了呢子制服,警卫人员不约而同地围在他身边做掩护。
激战到下午两点,张自忠所带官兵仅剩20多人。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自忠激动地说:“这正是军人杀敌报国的好机会,我决不后退!”接着又飞来一颗子弹从他的胸部左侧穿过,敌人已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眉目可见,敌我短兵相接,混战一起,展开了肉搏,张自忠自知伤重不救,大声对左右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刚说完,从东南又飞来几颗子弹,张自忠太阳穴和左眉梢上部各中一颗,倒地身亡。
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人民的好儿子张自忠率部连战9日,杀敌数千,以死报国,坚守阵地,受伤不退,竟以身殉国,时年50岁。其彪炳人寰光辉照耀的民族英烈气概震慑敌军,激励国人奋勇杀敌,直至日军投降。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33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35



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被俘,于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时年31岁。

为纪念她,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一曼大街。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她题了词。




作者: 某某某    时间: 2020-9-7 00:38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时,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后任五二四团团副,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率部驻防北火车站,与日军对峙二个多月,10月26日,日军疯狂向驻地防线发动进攻。他率领第一营的400余官兵,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后撤。10月27日,上千的日军进犯,他沉着应战,号召壮士“要人在阵地在,誓与日军血战到底!”激战一天,毙敌80余名。率部孤军死守危楼,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为国内外瞩目,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28日凌晨,官兵又在四行仓库屋顶升起中国国旗,表示捍卫祖国尊严,誓与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决心。接着敌军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形势险恶。29日,写下遗书:“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30日,接蒋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继续为国努力”的手令。31日,敌又以飞机大炮攻击仓库,他以3挺机枪掩护,率部冲出重围,退入租界。坚守仓库4昼夜,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余名,写下中国抗战史上极为壮烈的一页。他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5:20
本帖最后由 汐月 于 2020-9-7 05:36 编辑






 吉鸿昌被关押在北平陆军监狱,该监狱旧址在东城区炮局胡同21号,由于地处炮局胡同内,也称之为炮局监狱。解放前曾是囚禁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监狱之一。

  1934年5月,吉鸿昌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在国民大饭店45号房间与代表会谈,并借打麻将牌掩护研究工作。特务们确定其位置后准备动手,此时恰巧打牌“四圈”结束,调换位置,因此吉鸿昌躲过了特务的暗杀。

  不杀同胞撕委任状

  1931年,国民党向中央苏区发动反革命“围剿”,蒋介石令吉鸿昌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对吉鸿昌采取恩威并施的伎俩,给他送来了河南省主席委任状。

  吉鸿昌不愿执行“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政策,拒绝了高官厚禄,撕毁了委任状。为此,他被蒋介石撤销职务,被迫“出国考察实业”,实则是变相流放国外。对此,吉鸿昌挥笔写下“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的条幅以明心迹。

  在国外,吉鸿昌每到一处都向侨胞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侨胞们十分振奋。在一个集会上,一位青年侨胞高喊:“吉将军,你快回国把军队整顿起来!我们一定做你的后盾!”

  吉鸿昌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同胞们的热望,誓死也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国人绝不能做外国人的牛马!”他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数千名侨胞群起响应,整个会场沸腾起来。当场就有十多个青年侨胞要求跟着吉鸿昌回国抗日。

  袒露胸膛带头冲锋

  淞沪抗战爆发后,吉鸿昌秘密回国。1933年,吉鸿昌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攻克了塞外重镇多伦,击毙日伪千余人,声威大震。9月,部队进入平北山区,陷入国民党军重围。

  10月8日,同盟军在小汤山突围。吉鸿昌对部队进行战前动员,下午4点,国民党军5个师与日军相配合,在飞机和迫击炮的狂轰滥炸下,逐渐从四面缩小包围圈。

  同盟军将士们在吉鸿昌指挥下,冒着敌人的炮火,以连为单位,各班战斗小组散开交替跃进;骑兵部队躲过正面炮火,从左翼向敌人阵地后方迂回;同时,山炮狂轰,掩护部队前进。经过3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同盟军逼近小汤山。

  吉鸿昌见夺阵在即,忽然一跃而起,扯掉上衣,袒露胸膛,一手端枪,一手举起大刀,带头冲锋。全军为之鼓舞,将士们齐刷刷站立起来,端着枪,呐喊着一鼓作气击溃了进犯之敌。小汤山的敌人溃退到了沙河一线,留下4门山炮和一片死尸。当晚,同盟军进占小汤山休息整顿。

  吉鸿昌为了保存抗日火种,接受了国民党当局的调停条件,含泪离开了部队。抗日同盟军在日蒋夹击下失败了。

  打牌换座躲过暗杀

  1933年10月,吉鸿昌秘密回到天津,他在法租界的家很快成为中共的秘密活动联络站。他与共产党员南汉宸、宣侠父等人以打麻将牌、会友、听戏、娱乐为掩护,联络抗日反蒋力量。1934年5月,吉鸿昌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南京当局密令刺杀吉鸿昌等人,暗杀任务由军统北平站长陈恭澍全盘负责。

  这时,吉鸿昌已在法租界国民大饭店38号房间开辟了新的秘密联络点。11月9日,经任应岐联系,吉鸿昌与李宗仁的代表刘少南见面会谈。为了防备万一,吉鸿昌临时又改在45号房间与代表会谈。

  此时,吉鸿昌等正在45号房间内借打麻将牌掩护研究工作。屋门半开着,门口的屏风挡住了视线。特务们便找来一个小皮球在楼道里佯装玩拍球游戏,当饭店茶役走进45号房送水时,特务便假作把球拍了进去,然后借口找球进屋侦察情况,查看各人所在位置。侦察结果是吉鸿昌穿一身白裤褂,离暖气较近。偏也凑巧,就在特务外出汇报之时,屋里面打牌正好四圈结束,重新搬庄换门,吉鸿昌坐到对面去了。因为离暖气管子远,他就又穿上棉袍。而原来坐在对面的刘少南,就移到吉鸿昌先前坐的位置上。因为离暖气管子近,他也就脱了棉衣,恰巧也穿的是一身白裤褂。

  特务王文闯进来,朝刚才报告位置穿白小褂的刘少南打了一枪,刘少南当场身亡。吉鸿昌大喊一声,立刻站起来揪特务,特务扭头就跑。由于子弹射的距离很近,力量很大,弹片碰到洋灰地又弹了回来,正好擦伤了吉鸿昌的肩膀。

  此时,国民大饭店已乱成一团。法国租界工部局派巡捕将国民大饭店团团围住,一上楼就急急地问茶房:“吉鸿昌在哪里?”吉鸿昌从隔壁房间里推开门,挺胸而出说:“不用查了,我在这儿!”巡捕一拥而上,吉鸿昌大喊一声:“别动手,我自己走!”最终巡捕房以杀人嫌疑为由,将吉鸿昌逮捕,不久以“通缉在案”为由,将其引渡到国民党天津市公安局,以后又秘密转到北平军分会,关押在北平陆军监狱。

  写下遗书慷慨赴死

  1934年11月22日晚,北平军分会对吉鸿昌进行“军法会审”。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下令对吉鸿昌“就地枪决”。在就义的前几个小时,他要了笔墨和信纸,写了一封革命遗书,给夫人及亲属留下最后遗嘱,说他“是为时代而牺牲”。时候到了,吉鸿昌披上斗篷,就像平时出门遛弯儿一样走了出来,从容走向刑场。走着走着,他忽然停了下来,捡起一根树枝,在刑场的土地上挥手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荡气回肠,震撼人心,气吞山河,堪称千古绝唱。

  写罢,他对特务们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问。

  “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吉鸿昌说。

  椅子搬来了,吉鸿昌面对枪口坐下,对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行刑的特务被他的凛然正气吓得发起抖来。“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在我的身上!”持枪的凶手都愣住了,只好走到前面去,和他脸对脸地举起了枪。

  枪声响了,吉鸿昌仰靠在椅子上,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时年39岁。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5:24
本帖最后由 汐月 于 2020-9-7 05:43 编辑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向之”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5:29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在《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里,我们详细讲述了他的英雄事迹,这里再做一些简述。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5:46
本帖最后由 汐月 于 2020-9-7 19:13 编辑

当年他只是叶挺的警卫员,抗战时期成为了叶挺麾下的一员大将

叶挺,是中国近代比较出名的将领,特别是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的叶挺独立团,真称得上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叶挺将军被人也被称为北伐名将。后来我军的很多高级将领都出自于叶挺将军麾下,比如开国十大将之首的粟裕将军,他当年只是叶挺的警卫员,可是等到抗战时期再相见的时候,粟裕已经成为叶挺麾下的支队副司令,是一员大将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在这样危机的时刻,国共两党终于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1937年10月12日,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北伐时期的名将叶挺为军长。


       此时距离叶挺将军离开军队已经有十年了,为了全民族的抗日大业,叶挺将军同意担任新四军的军长。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移驻南昌,2月部队开始集结整编。叶挺将军亲自指挥整编完成的新四军行军,突然他听到背后有一个人叫他,只见远处一个身穿新四军军服的人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挥手:“军长,军长!”


       那人到了叶挺跟前,敬礼!满脸欣喜,可是叶挺军长一脸迷茫,这个人他实在想不起来是谁,但是看他的样子,应该是认识自己的。叶挺南征北战,有着名将的美誉,认识他的人却是不少,但是这个新四军的指挥员他实在想不起来。


     “军长您不认识我了,我是粟裕呀,我是粟裕~!”

   

       叶挺一听,立刻激动的问道:“粟裕?北伐时期的粟裕?”


       粟裕点点头,“是我呀军长,当时我在警卫团天天给军长站岗!”


      来人正是粟裕,叶挺也是粟裕的老首长了,1925年春,粟裕在武昌参加了北伐军,在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后来担任叶挺的警卫工作,随叶挺参加南昌起义。





       当时叶挺担任起义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而粟裕在此时担任起义军总指部警卫班班长,再一次负责叶挺的警卫工作,南昌起义失败后叶挺南下广州,领导了广州起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脱党,并且出国,直到抗战前夕回国。而粟裕则随后参加了湘南起义,后来上了井冈山,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抗战爆发后。

       长征时,粟裕留下来打游击,抗战爆发后,粟裕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而新四军的军长是叶挺。粟裕见到老首长当然是高兴不已。


        叶挺军长见到粟裕也十分高兴地说道:“粟裕我们有十年没有见了吧。十年的磨练,你粟裕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指挥员,好呀,好呀。”


       两人见面自然是唏嘘不已,叶挺军长更是感慨良多,他说道当初24师教导大队有以前多人,现在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人了,经过南昌起义以及国共对峙,损失了不少的同志,特别是粟裕,叶挺也知道粟裕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十分不容易。


     “粟裕,你了不起,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十分艰苦,现在又成了新四军的指挥员,真的了不起呀。”


       粟裕连连摆手说:“我还记得军长当年说的话,当年军长说艰苦和死哪个更难受?军长说死不是最难受的,死只是一时的,而艰苦是长期的,如果你们能战胜艰苦,还有生做不到的呢!”


      “好,你粟裕做到了,我相信你以后会更加的出色。”


       是呀,粟裕和他的战友们,度过了最艰苦的时刻,从当年的警卫战士到现在成了一个带兵打仗的指挥员,当时粟裕在新四军第二支队担任副司令,在叶挺的领导下抗击日军。在皖南事变后,叶挺被扣留,此时的粟裕担任整编后的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在淮海战役中大放异彩,成为新中国的大将之首。叶挺将军估计也不会想到当初他麾下的一个警卫班长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开国大将吧,如果叶挺将军知道的话,想必也会为粟裕大将感到高兴吧!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5:51
本帖最后由 汐月 于 2020-9-7 06:23 编辑

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少云镇少云村)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中,邱少云作战勇敢。一次剿匪战斗中,他带病参战,一举毙伤匪徒10余名。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5个月后,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激励下,邱少云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一发落在了邱少云的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在其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反击部队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邱少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申请书中“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邱少云牺牲的朝鲜391高地,筑立起一座高高的石壁,上面镌刻着一行鲜艳夺目的红漆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5:56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
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黄继光牺牲三四天后,瞅住战斗中间的间歇机会,我们收容所的三个女卫生员,官义芝、何成君、我和不明白名字的男战士,一齐把黄继光的遗体弄到我们收容所的坑道旁边的几颗小松树林子里来。当时,他的尸体两只手仍然高举着,持续着趴在地堡上的姿态。在整理黄继光的遗体时,我们发现他的胸膛前被火药烧黑了,弹洞像蜂窝似的。后背脊骨被子弹打断,肉被带出来,构成一个很大的血洞。他身上背着的手电筒和水壶也挨了敌人的不少子弹。衣服上的鲜血早已干了,紧紧地沾在他的身上,是我用剪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慢慢剪开,然后用热水慢慢地润着一块一块的撕下来,可在给他穿新衣服的时候,他那高高举起的双手把我们难住了,怎样整也整不下来,怎样办呢我们一合计,决定用几个汽油桶烧水,用热水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了第三天,黄继光的双臂及整个身子都软了下来,四肢都能够活动了,我们方才给他穿上了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然后将其装进了一口从祖国运来的棺材。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6:00

    马本斋(1902-1944年),字守清,河北省献县人。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1937年,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回民教导总队队民,八路军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

    马本斋1902年2月10日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回族家庭,父亲马永长是个老实的庄稼汉,母亲白文冠,是有名的贤妻良母。马本斋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哥哥守朋, 三弟进波,四弟早年夭折。他4岁时就跟着大人下地挖野菜,不到10岁就下地帮着父母干活。母亲常给他讲中国历史上爱国者的故事,使他从小就懂得做人要有志气,要替黎民百姓效力的道理。

    1912年春天,母亲见儿子聪明有志,便借了一点钱,把他送进木村私垫里读书。从此,马家有了第一个读书人。可是,他只读了两年多的私垫,便因家贫而被迫辍学。16岁那年,洪水冲毁了他的家园,他被迫随父亲背井离乡,先在张家口一家饭馆当了三年学徒,以后又到内蒙古多伦替牧主放马。1921年流落到东北,参加了东北军。3年后,被送进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期满毕业后升任排长,随奉军入关,相继擢升为团长,驻山东牟平一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具有拳拳爱国之心的马本斋怒火中烧,要求率部抗日,可是,上司却以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训令拒绝。马本斋感慨良多,夜不能眠。1932年10月,他毅然弃官离队,解甲归田,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日寇向我内地大举进攻。8月间,日寇的铁蹄踏到了马本斋的家乡东辛庄,日本鬼子一进村就杀死了阿訇和马本斋的大舟马守朋, 抢走了村里的鸡鸭牛羊。马本斋时年35岁,血气方刚,他而对倒在血泊里的亲人尸体,望着乡亲们,斩钉截铁地喊道:“血债要用血来还!”

    1937年8月30日上午,东辛庄的清真寺里蜂拥而至的男女老少,个个摩拳擦掌,义愤填膺。头罩羊肚子手巾,袖挽过肘的马本斋走上大殿台阶,挥动两只粗壮有力的大手,高声说道:“乡亲们,日本鬼子想消灭咱中华民族,灭绝人性,无恶不作。 咱们要活下去,要抱成团儿跟鬼子干!愿意跟我马本斋拉队伍打日本的,到那边报名去! ”他手指着东墙边,东墙根儿呼啦啦站起了一溜儿青壮年汉子。“我报名!”“我参加!”“我愿同本斋哥一起打鬼子!” 一阵阵呐喊声,在清真寺的上空久久回荡。

    在马本斋的倡导下,许多人把家里藏着的长矛、单刀、流星锤以及打兔子用的火枪都献了出来。马本斋集合队伍齐声宣晳:"国难当头,日寇杀我父老,穆斯林大义大勇,为国为民,讨还血债,报仇雪恨,死而无怨!”在高涨的爱国气氛中,由70名回族兄弟组成的“回民义勇队”宣告成立,马本斋被推举为义勇队队长。

    回民义勇队的大旗惊动了四乡,有人劝马本斋投靠国民党,也有人企图引诱他给日本侵略者当走狗。马本斋不受威胁利诱,义正词严地痛斥这帮无耻之徒,他严正声明:“我拉队伍只认一个理儿,就是抗日救国!"秋后,他就率领回民义勇队开赴抗日杀敌的战场,在沧(州)河(间)公路上打翻了日军的军用卡车,在子牙河河畔,狙击下乡骚扰的汉奸队伍……

    1938年春,10000多名日伪军对冀中平原进行残酷的“扫荡",清明节的第二天, 200多日伪军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向东辛庄冲来。马本斋率领义勇队战士奋勇抗击, 但因人少力单,被围在芦苇塘里。危难时刻,八路军某团的郭陆顺同志带领部队击退了敌人,救了回民义勇队。马本斋十分感激这支八路军英雄部队,他感到“水浅掀不起大浪,孤军作战很难战胜敌人”。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救国的队伍。于是,立即派三弟马进波同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建国会取得联系。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文正根据河北游击军司令员孟庆山的指示,来到东辛庄宣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抗日统一战线政策。马木斋听后深受教育和感动,遂率领回民义勇队参加了八路军,并在刘文正的帮助下,在河间城进行了整训,扩编为有200多人的回民教导队。同年7月,吕正操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与马本斋的队伍合并,成立了八路军萁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

    马本斋在革命斗争中深深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出身于穷回回,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但我有一颗对党对人民赤诚的心,有一腔殷红的热血,有一个粗壮的七尺身躯。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 1938年10月,马本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回民教导总队编入野战部队,改称“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郭陆顺任政治委员。郭陆顺是位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 作风民主,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体贴战士,深得广大指战员的敬重。马本斋高兴地说:“党给我们回民支队派政委,是把我们与老红军、老八路一样看待了。我们要把老红军的好作风学过来,部队就能建成打不烂、拖不培的铁军!"马本斋带头学习老红军的光荣传统,一扫旧军人的不良习气,部队为他备的小灶,他不吃,坚持同战士一个锅里搅马勺;为他备的战马他不骑,让给伤员或有病的战士骑。为了照 顾回民支队的特殊性,部队请了阿訇,允许回民战士到淸真寺做礼拜,过回民节日,这样,回民支队在回民村庄的影响极好。回民支队真正成了回民的子弟兵,取得了 广大回族群众的大力支持。

    回民支队在党的领导下得到了新生,愈战愈强。马本斋与郭陆顺亲密合作,带领回民支队开辟了无极、藁城抗日根据地,收复了白洋淀地区的大片失地,打遍了整个冀中平原。仅1938年的几个月间就进行了几十次战斗,毙伤日军五百多人,破坏铁路多处,颠覆火车几十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部队迅速成为萁中军区比较早 的一支精锐野战部队。1914年夏,回民支队奉命东进,再次回到子牙河河畔,他们时常出入于青纱帐里伏击敌人,还展开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出其不意地送鬼子回“老家”;有时则大摆迷魂阵、推磨阵、麻雀阵,搞得敌人晕头转向,临死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他们围景和,拿佛庄,打泊镇,攻大城,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敌人曾集结四千多人的兵力,对子牙河三角地带反复“扫荡”,回民支队战斗一个半月,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最后不得不乖乖地撤了回去。回民支队与敌军山本联队是死对头,当1938年年底至1939年年初,日寇对冀中进行军事围攻时,敌军山本联队的任务是向我河间进攻,马本斋就带领回民支队狠狠地打击山本联队。当山本联队占领河间后,马本斋又率领回民支队在河间城外不断地打击敌人,死死拖住敌人不放。山本不服输,气急败坏地给马本斋写了封恐吓信:“有你马木斋就没有我山本,有我山本就没有你马本斋……”马本斋针锋相对地回敬他一信:"有你山本就没有我马本斋,有我马本斋就没有你山本!……"结果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把山本联队打得狼狈逃窜,山本给各据点的敌军下命令说:"百人以下的部队,不准走出据点的大门“。

    日酋山本用武力和恐吓无法战胜马本斋,便又生一计,他们知道马本斋是个孝子,企图抓住马本斋的母亲,再逼马本斋就范。敌人几次到东辛庄搜捕都扑空了。1941年的农历七月初五,由叛徒哈少甫出谋划策,敌人趁回民支队转移韩村时,纠集了500余名日伪军,分三路包围了东辛庄。他们把村民驱赶到清真寺前,指名道姓要抓马本斋的母亲,并当场打死了三个村民,还继续用酷刑折磨其他乡亲,逼问马母下落。黄昏,马母与另外一批群众被敌人押进村里。马老太太不顾个人安危,为救乡亲挺身而出,被敌人抓住,押送到河间城日军宪兵队。敌人软硬兼施,威逼马老太太给儿子写劝降信,遭到马母痛斥。马母绝食七日,于1941年9月7日,壮烈牺牲。母亲殉国,马本斋心如刀割,他向母亲宣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942年5月1日,日本鬼子对黄中地区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为保存革命力量,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眺出包围圈,奉命转移到范(县)观(城)濮(阳)地区,战斗在鲁西北抗日根据地,配合山东根据地军民,取得了1943年夏季战役的重大胜利。这年秋天, 马本斋率部到魯西南,粉碎了日军一个骑兵旅团的秋季“扫荡”。马本斋又于11月16日参加了著名的八公桥战斗,以“牛刀子钻心”的战术,一举将伪孙良诚部全歼, 取得了反蚕食斗争的巨大胜利。冀兽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盛赞马本斋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

    1944年1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电报,调回民支队去延安执行新任务。此时,马本斋颈后生毒疮引发肺炎,医治无效,2月7曰与世长辞,安葬在山东莘县张魯集, 终年43岁。

    1944年3月17日,党中央在延安为马本斋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 周恩来、朱德以及各界代表送了挽联。

    毛泽东主席赠挽:“马本斋同志不死。”

    周恩来副主席赠挽:"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朱德总司令赠挽:“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6:05
本帖最后由 汐月 于 2020-9-7 06:07 编辑

       1937年7月7日夜晚,在北京城西南处的卢沟桥附近, 突然聚集了大量的日军,他们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通过卢沟桥,进入附近的宛平县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立即就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同时一条命令也从负责宛平防务的国民党第29军军部发出,命令是:“凡是侵华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而发出这一命令的,正是第29军的副军长佟麟阁。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它始建于金代,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1937年抗战爆发时,卢沟桥处于扼守平汉铁路的关键点,在当时,这条铁路北起丰台,南至武汉,是唯一一条通往南方的铁路, 日军认为,只要夺取卢沟桥,就可以掌握宛平城,占领平汉铁路,从而切断中国军队援军的北上之路,使北平、天津沦为孤岛,进而实现夺取整个华北的战略目标。因此,日军对卢沟桥觊觎已久。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正是中国守军第29军,当天深夜,在第29军军部的指挥所里,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正紧急召开军事部署会议,他表示: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和精良的武器,佟麟阁决定派出第29军著名的大刀队,大刀队曾经在1933年的喜峰口战斗中夜袭日军军营,取得著名的喜峰口大捷,日本当时的报纸就曾发出哀叹:“这是60年来未有之侮辱。”


      7月25日,日军已经集结6万余兵力,同时增派了飞机、坦克、大炮等重武器,26日晚,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中国的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限第29军于27日正午前,撤出北平,同时,日军积极准备向南苑进攻。日军攻占宛平城后,已将南苑作为了进犯北平的必夺之地,迫于形势,第29军不得不将位于南苑的军部撤入北平城内。27日,日军飞机几次飞过南苑的上空,南苑的局势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为了防范突发情况,第29军军长宋哲元将第132师师长赵登禹调为南苑方向的作战总指挥,这无疑是一个艰巨且危险的任务,身为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得知这个消息后,深知战事艰难,但仍决心与南苑官兵共同死守。




7月28日,日军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向南苑地区的中国守军发起猛烈进攻,第29军遭到敌机的轮番轰炸,日军依仗武器装备的优势,将第29军切成数段,分割包围,中国军队处于各自孤军作战的境地,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第29军拼死抗击,直到接到军部命令,才决定分路撤出南苑,部队在撤退时遭遇日军包围,佟麟阁在组织部队突围时,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了佟麟阁的左大腿骨,他来不及包扎,忍痛再次站起来指挥战斗。部下劝他退下,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率部激战,头部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部队撤退到大红门时,遭到日军的埋伏袭击,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从昏迷中苏醒的赵登禹对部下说:“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悲伤的,只是家中老母亲年事已高,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了。”话音未尽,他便停止呼吸,时年39岁。


       7月28日,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星一同陨落。佟麟阁和赵登禹是全国抗战后最早殉国的高级将领。佟麟阁牺牲之后,卫士高鸿熙将他每天都佩戴的怀表送回佟麟阁的家中。接到怀表的一刻,佟麟阁的妻子彭静智明白这意味着什么,20多天的漫长等待,等来了丈夫以身殉国的消息。此前,答应丈夫要照顾好双亲的她,忍着心内的悲恸,没有将佟麟阁牺牲的事情告诉家中两位老人,他们的儿子佟麟阁之事,两位老人至死未知。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佟麟阁、赵登禹,称赞他们:“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将军战死是不幸,他们用生命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军人夙愿,实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大义。抗战胜利后,为纪念二位将军,北平的两条街道被分别命名为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几十年过去了,世事亦迁,北京的道路变化很大,但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道路路牌依旧静立在那里。




作者: 汐月    时间: 2020-9-7 06:12
本帖最后由 汐月 于 2020-9-7 06:14 编辑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聂荣臻元帅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的题词。

  1941年秋天,日军受到百团大战重创后,发誓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于是,接连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日军进攻的重点。9月,日军调集3万余主力疯狂扑向晋察冀,一时间,边区布满腥风血雨。24日,日军特种山岳部队2500余人,兵分9路,包围易县境内的狼牙山,企图围歼驻扎于此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为保存实力,八路军主力避敌锋芒,向外线转移作战,留下七连掩护。几经周旋鏖战,七连圆满完成掩护任务,乘夜撤出战斗。但为了确保部队撤退时的安全,决定留下一个班掩护。六班班长马宝玉得知情况后主动请战。六班原有九人,除四名伤病员外,能参加战斗的只有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人。五位勇士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在通往棋盘陀途中,有一个突出的悬崖,俗称“阎王鼻子”,地形险要,只有一条用手和脚攀援才能通过的小路,两侧是万丈深渊。马宝玉决定在这里阻击敌人。乘着月色,他们把团部留下来的几箱手榴弹一束束捆好,像埋地雷似的从山脚一直埋到半山腰。然后,分头埋伏在险要处,注视着日军的动向。

  凌晨,日军开始放火焚烧山下的村庄。老乡们向山上转移。为避免乡亲们踩上手榴弹,葛振林跑下山,把乡亲们安全送到后山躲藏。待日军上山时,便不断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恼怒的日军发起疯狂进攻。但很快就被打回去了。日军以为遇上八路军主力,集中山炮向山上猛轰,还调来飞机轰炸。五勇士商议,敌人火力如此猛烈,凭五条枪,要把日军堵在山脚下是不可能的,必须把敌人引到山上,依靠有利地形,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掩护部队转移。于是,他们一边向山上撤,一边向敌人放冷枪。到险要处,就打一阵子。日军摸不清山上八路军的兵力,一会儿打炮,一会儿扫射,一会儿又发起小股冲锋。五勇士沉着应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直到中午,日军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横七竖八地抛下不少尸体,也没能爬上山。

  按预定时间,阻击任务已经完成,五勇士准备后撤。刚走不远,前面出现一个岔路口。一条路从山腰向北,通向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一条路向西南,直通棋盘陀顶峰。向北,他们很快就能赶上大部队。但日军有飞机侦察,想甩掉不容易,还容易暴露主力目标;上主峰棋盘坨,那里三面悬崖,是一条绝路。正在抉择时,敌人又开始往上冲。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班长马宝玉看看每一位战友,又望望棋盘陀顶峰。对大家说“走!”第一个走上了通往棋盘陀的小路。大家不约而同地跟了上去,并有意识地留下明显的痕迹,以诱敌上当。日军被五勇士牵着鼻子沿通往棋盘陀顶峰的小路追击。

  五勇士登上棋盘陀峰顶,凭借有利地势,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当红日西沉时,子弹打光了,只有胡福才还剩一颗手榴弹。马宝玉将其插在腰间,从地上搬起石头砸向敌人。看到八路军没子弹了,敌人仗着人多势众,一窝蜂似的往上冲。很快,山顶搬得动的石头扔完了,再也找不到可以杀敌的武器。马宝玉从容地抽出手榴弹,拧开盖子,举过头顶。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靠拢过来说:“班长,拉弦吧!咱们死也不当俘虏!”马宝玉却将手榴弹扔向逼近的敌群。然后,抡起心爱的步枪,在岩石上摔成两截。他说:“砸吧!同志们,武器是人民给我们的,死也不能把它留给敌人!”

  战战兢兢爬上顶峰的日军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牵制他们一天,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的并非八路军主力,而只是眼前的五个八路军战士。敌人回过神后怪叫着逼过来,企图活捉手无寸铁的五勇士。马宝玉整整臂上的袖章,喊了声:“同志们!跟我来!”纵身跳下万丈深崖。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相继跳了下去。勇士们的壮举令敌震惊。日军指挥官半天才发出“撼山易,撼八路军难”的感叹。之后,命令士兵们立正,向着山崖下恭恭敬敬地行军礼。

  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崖畔的树杈挂住,身负重伤,后被乡亲们救起。

  五勇士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了全军、全国,受到人民的敬仰和上级的表彰。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授予三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当地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重建时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7 09:09
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attach]4884[/attach]


1941年9月,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及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5位战士被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7 09:10
新四军“刘老庄连”的故事
[attach]4885[/attach]


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连队。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4连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率领下,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4连与日伪军在淮阳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4连奉命组织防御,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数次突围均未成功,4连决心固守。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决不给中华民族丢脸!”日伪军集中炮火对4连阵地进行了毁灭性炮击,并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百余人,苦战至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新四军第3师第7旅为表彰4连的英雄壮举,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7 09:12
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的故事
[attach]4886[/attach]


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妇女团的政治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1938年10月,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她们却被敌人围困于河边。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女战士们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8 14:03
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attach]4904[/attach]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村庄也在其中。侵略者妄图通过烧光、杀光、抢光、片光(青苗)制造大面积“无人区”。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二儿、三儿送进游击队,让四儿、五儿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她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她托人给前线的儿子捎去话:“别惦记家,安心打鬼子。”1941年秋,侵略者对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发动万人大“扫荡”。为了支援抗日,邓玉芬决定重返“无人区”搞春耕,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谁知丈夫、四儿和五儿在种地时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同时遇害,四儿也被抓走了。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大儿子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被抓走的四儿子惨死在鞍山监狱中;二儿子因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却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离世;七儿子也在一次躲避扫荡的过程中不幸故去。1945年,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邓玉芬亲眼看到了胜利的这一天。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8 14:18
法国医生贝熙业的故事
[attach]4905[/attach]
1913年,41岁的贝熙业来到中国,先后担任法国驻北京公使馆医生、圣米歇尔医院大夫、燕京大学校医、北堂医院院长等职。不管病人是名门贵胄、书香梨园,还是市民百姓、无依无靠者,贝熙业都一视同仁,被当时名士李石曾夫妇誉为“济世之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贝熙业立即挺身而出,代表外国驻京医官致函中国红十字会,表示愿意为红十字会服务,支援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从东城区住处到北安河贝家花园,贝熙业骑行30余公里,横穿北平城为中共地下党员运送药品。他还为八路军伤员和村民免费治病,而他在京西的住所“贝家花园”更是成为了当时八路军的交通联络站。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8 14:19
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的故事
[attach]4906[/attach]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1903年出生于乌克兰,是苏联空军的一位飞行大队长。1939年,他和战友受命率两个“达沙式”轰炸机大队来华援助抗日。库里申科常常对成都的朋友们说:“我像体验自己祖国灾难一样体验中国人民的灾难,当我看到日寇狂轰滥炸中国的土地时,我非常的愤怒和难过。”库里申科和他的战友们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把自己当作中国空军的战斗成员,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地遵守军事纪律。1939年10月14日,库里申科率队出击日寇某军事基地,与日本空军在武汉上空展开激战,并击落6架敌机。战斗中,他的飞机也遭重创。在返航飞至万州上空时,机身失去平衡,强行降落在长江水面。精疲力竭的库里申科再也无力跳出机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58年国庆前夕,周恩来总理曾对特邀前来参加国庆活动的库里申科的家属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库里申科。据知情人回忆,库里申科的遗体被打捞起来后,当地一位名叫刘海田的老人和其他人亲手埋葬了这位英雄。老人和乡亲们自愿为烈士守灵。


作者: 亮剑    时间: 2020-9-9 13:34
[attach]4937[/attach]

苏联红军老战士——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塔·戈·舒德洛

我今年93岁,曾经在中国东北地区参加粉碎日本关东军的战役。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退休之后仍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的发展,向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介绍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927年4月,我出生于基辅。1942年中学毕业后至1944年,在敖德萨第十六炮兵学校学习。随后进入奔萨炮兵学院深造,并于1945年7月毕业。当时,由于成绩不错,我可以选择在莫斯科、家乡基辅抑或德国柏林服役,但我主动申请前往后贝加尔方面军,被分配到第39集团军第358步兵师第285独立反坦克营。

当时,苏联卫国战争在西线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事已经结束。我和同学们从炮兵专科学校毕业时,已经做好了长期服役的准备。世界大势已趋于明朗,我们深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东方主战场以日本军国主义被粉碎而告终结。

1945年4月5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知会日本驻苏大使,苏联将不延长苏日中立条约。同年8月8日,苏联加入中美英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并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宣布对日作战。9日,18岁的我作为一名少尉军官,随苏联红军第39集团军,加入到对日本关东军的作战行动中。在随后的24天里,日本关东军主力被粉碎,共有约70万人被俘。

一进入中国境内,中国老百姓就给予我们巨大的支持。还记得我们要渡河,没有材料建造浮桥,当地老百姓就给我们提供木料,有的老百姓甚至拆掉了自家的小木屋。这让我们十分感动。这些年来,我搜集整理了很多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包括报纸、画册等。每次重读这段历史,我都心潮澎湃。苏中两国军民并肩作战,以正义战胜了邪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次日,我所在部队和中国人民一起庆祝了抗日战争胜利活动。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从1931年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牵制了日本兵力,策应了苏联在西线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作战,使苏联避免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那一天,我永生难忘。还记得人们在街头庆祝,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所有人都非常激动。我和战友们也有幸参与其中,与中国人民一起共同庆祝了这一盛事。

70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忘记共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国际友人。我曾多次应邀前往中国参观访问。在我获得的众多勋章和奖章里,至少有3枚是中国领导人授予的。特别是2015年9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授予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今年9月3日,中国迎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4月签署联邦法律,将俄罗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子改为9月3日。这意味着,俄中两国在同一天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护佑和平,防止悲剧重演。这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一些国家企图歪曲二战历史,贬低或否认俄中两国人民为二战胜利所作的贡献。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作为一名二战老兵、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推进俄中友好事业向前发展。我还应邀到俄罗斯各类院校,为年轻人讲述抗战故事。希望俄中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合作,使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

(作者为俄中友好协会理事会理事、全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副主席,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张光政采访整理)








欢迎光临 华武军事集团 (http://www.huawu2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