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5月7日

[复制链接]
积分

9947

威望

8365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142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08:5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0-5-7 08:57 编辑

1981年5月7日

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逝世

在39年前的今天,1981年5月7日(农历1981年4月4日),杜聿明一生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杜聿明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杜聿明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1904年11月28日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里。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过长城抗战、淞沪抗战,指挥收复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还曾率中国远征军入缅,配合英缅军作战,均取得了胜利。
杜聿明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生有功也有过。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一直受到蒋介石的重用,积极参加了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内战,先后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副司令兼冀辽热边司令官、徐州“剿总”副司令等要职。但在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强大攻势下,他先后参与指挥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均遭到全军覆没的下场,他本人亦在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之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他觉悟以后,对自己的这段历史一直引为憾事,病危之际还深自忏悔,在所立的遗嘱中写道:“因对我国历史发展缺乏正确认识,乃致事与愿违,负疚万分!”1959年12月4日,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的特赦令,杜聿明获得释放。他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批特赦释放的国民党战犯之一。从此,杜聿明开始了新生。他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转变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者。1961年春,他被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正式参加了国家机关工作。1964年11月,他被特邀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78年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悼词中这样评价他:“他虽然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荣的后半生,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民怀念他!”
杜聿明被俘
1965年6月杜聿明先生在办公室
杜聿明全家福
杜聿明故居
在杜聿明行伍生涯中不太光彩的一仗应该就是在缅甸指挥远征军向野人山的撤退,导致了国军遭到毁灭性的损失。杜聿明本人也曾承认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个人年表
1924年,杜聿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追随蒋介石。
1925年春,调到宣传队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
1926年7月加入张治中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任中尉连长。
1927年四一二政变,因不明确表示反蒋,被武汉国民政府囚禁,后来他设法越狱逃到南京,通过张治中见到蒋介石,被任命为总司令部训练处的校阅委员会中校委员。
1928年夏,任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杭州预科大队第2中队中校队长。同年冬,任新编第1师第2旅参谋主任。
1929年任南京中央军校第7期第4队中校队长,后任教导第2师中校营长。
1932年冬,任第25师副师长。
1933年秋,进入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进修。
1936年高教班毕业,协助徐庭瑶创办南京陆军交辎学校,培训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军官。
1936年10月5日授予少将军衔。
1937年任国军第一支装甲兵团少将团长。
1938年任第两百师师长,12月任新十一军副军长。
1939年任第五军军长,以桂南会战、昆仑关大捷闻名,后任昆明警备总司令。
1942年升兼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率部入缅作战。
1944年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
1945年2月20日晋升为陆军中将,秋季率部围攻五华山,10月迫使龙云辞去云南省军事行政职务,10月26日任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
1946年任私立东北中正大学董事长。
1947年8月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并入国民政府主席任东北行辕,任东北行辕副主任。
1948年3月当选国大代表,6月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9月,转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11月指挥东北国军从葫芦岛撤退,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转回任徐州剿匪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
1948年12月17日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一个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广播稿。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杜聿明为第三十六号战犯。
1949年1月10日的淮海战役中,最后在河南永城县陈官庄被俘,并送至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杜聿明是唯一身兼战犯与战俘双重身份的人。
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特赦,在北京中朝友好公社劳动。
1961年3月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1964年11月,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及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1980年发表《纪念 二·二八 寄语台友》一文,呼吁在台湾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1981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历史点评:综观杜公一生,参加黄埔军校一期,荷枪实弹,浴血东征、打倒军阀,中年时对日抗战,先是古北口长城各役,次为装甲兵部 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寇苦战,缅甸战役,协助盟军打垮日本部队,冒千辛万苦,经野人山归国。他一生流血流汗,移孝 作忠。  无论是谁,在那 个时代,只要是敢于肩负起抗战责任的,都是英雄!






1935年5月7日

日本向佳木斯武装移民

在85年前的今天,1935年5月7日(农历1935年4月5日),日本向佳木斯武装移民。
一批批日本武装移民团来到中国东北,向预定的地点移居
1935年5月7日,日本拓务省根据关东军的移民方案,制定了《关于满洲农业移民根本方策文件》,确定移民计划的根本方针为:自1936年起,在15年内向中国东北移民10万户,同时,日本拓务省在国内设立了“满洲移住协会”,负责宣传以及对移民的募集和训练工作。后关东军和满铁在中国东北设立了“满洲拓植株式会社”,负责安置日本移民。
第三次移民结束后,关东军曾针对移民由于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袭击而产生的“屯垦病”,于1934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召开了第一次移民会议。会议强调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的“国策意义”,并通过了关东军的“满洲农业移民方策案”,规定“日本向海外移民,以满洲为重点”。会后,关东军制定了各种详细的移民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6-17 06:57 , Processed in 0.0869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