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培公,他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周培公,仅仅是图海府上的一介幕僚而已。如果历史上的图海,看到《康熙王朝》中如此演绎自己,那说不定真要踢破棺材板从里面跳出来了。
图海早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就已经被封为太子太保兼刑部尚书,后因事受到牵连,图海遭遇了革职,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图海重新被为委以重用,担任正黄旗满洲都统一职。
而在康熙皇帝登基后,特别是在“智擒鳌拜”、掌握绝对权力后,对于图海也是非常的欣赏与信任,并将其晋封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傅衔,如此一来图海在朝堂上的地位仅次于索额图,位列百官第二位。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三藩之乱”彻底爆发,而此时早就对大清王朝不满的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布尔尼与罗布藏也顺势发动叛乱,兵锋直指北京。于是康熙皇帝让图海统领一支有八旗贵族家丁组成的“杂牌军”前去平叛,结果图海大获全胜。
然而,在《康熙王朝》中,这份功劳都被记在了周培公身上,并且就连图海为了激励士气、严明军纪,所编造所谓“察哈尔王宝库”的谎言,也被张冠李戴给了周培公。
而这一时期的周培公,还是默默无闻,仅仅是在朝中做着一些帮办的事情。
直到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皇帝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正式出兵陕甘,剿灭王辅臣,周培公才真正迎来了他自己的高光时刻。
此时的周培公已经成为了图海帐下的一名幕僚,就在图海准备全力进攻王辅臣的时候,周培公却向图海提议,由自己前去平凉城中,劝降王辅臣。 图海在听过周培公的建议后表示了赞同,当即将此事汇报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也对周培公是大加赞赏,并且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周培公经过与王辅臣的深入交谈,使得王辅臣最终决定归顺清朝,从而帮助康熙皇帝顺利解决了西北问题。而康熙皇帝也能就此安心派兵南下,不用再顾忌王辅臣对自己形成夹击与掣肘之势,并且通过招募王辅臣的军队极大的扩充了平叛实力,直接加快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进程。
鉴于此功勋,康熙皇帝将周培公升任为山东登莱道,并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 只不过,周培公在登莱道任上,只做了三年,便因为其与登莱总兵意见不合便离任了,而此时的“三藩之乱”尚未彻底平定。
由此可见,《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将周培公在与吴军最后决战前将其调回,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周培公在招降王辅臣后,就已经被调离图海帐下,之后也一直是图海率军平叛,在就不在与周培公并肩作战了。
周培公是死在了盛京提督的任上,但绝不是郁郁而终。
《康熙王朝》中,康熙将周培公调离,不再让其率兵平叛,随后又将其安排在盛京提督的任上,实际上这是在猜忌和防备着周培公,他是在担心周培公手握重兵,同时又是功勋卓著,从而对于自己皇位的安稳产生威胁。而将其安置在盛京后,康熙也没有放弃对于周培公的打压和监视,最终周培公就是在这样的一份压抑与不甘中,郁郁而终了。
然而,历史上的周培公,却是在盛京提督的任上得到了充分信任,并且还发挥了其人生的最后“余热”。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时候,大清王朝与疆域不断扩张的准噶尔汗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康熙皇帝也准备御驾亲征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此时已经赋闲在家长达八年之久的周培公,主动向康熙进献了平定准噶尔的条陈。
面对周培公的一片赤胆忠心,康熙皇帝是非常感动,不仅当即采纳了周培公的建议,并且让周培公复出,担任盛京提督的职务,在协助康熙署理盛京东进大军事务的同时,命其做好侧翼的防卫工作。而周培公也不负众望,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职责,给予了康熙皇帝极大的支持。
在这之后,周培公留任盛京提督,继续发挥着“余热”,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在盛京提督的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周培公出任盛京提督,是被康熙重新启用并且是提拔重用,而《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调任盛京则是出于康熙的猜忌与怀疑,对应而来的人生结局评价也就只能是前者以善终收场,而后者则是郁郁而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