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汶川地震,那位叫总理给他让路的救援士兵,如今过得怎样?

[复制链接]
积分

9901

威望

8329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060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16: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1-7-7 16:13 编辑

汶川地震,那位叫总理给他让路的救援士兵,如今过得怎样?

2021-07-03 18:20

2008年5月12日,天塌地陷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13年过去了,那场波及了大半个中国的大地震带来的伤痛,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伤亡率远远超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当然,在这场灾难中,也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生死故事。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当时地震中一位不畏艰险的逆行者——参与救援的士兵王肃满。

这位曾经叫总理给他让路的救援士兵,如今过得怎么样?



一、叫总理让路的“最牛士兵”
都说军人是一个国家的顶梁柱,从古至今,保家卫国、守护领土从来都离不开武将。

王肃满是在汶川地震中脱颖而出的一名普通士兵。

2008年5月14日,在北川县城通往医疗站的道路上,王肃满一边吼着“让开,让开!” 一边向前飞奔。

在他抬着的担架上躺着一个刚从废墟里救出来的孩子,也就是在那时,拥挤的人群迅速让开一条生命通道。

而在这群人当中,有着总理。

这一幕恰好被一位记者抓拍了下来,并很快在网络传播开来。

总理在地震之后迅速赶往灾区体察灾情,路遇救援官兵主动让路的情景让民众们感动,而从他身边飞奔而过“胆敢”冲着总理喊“让路”的士兵王肃满,则被网友们戏称为“最牛士兵”。


王肃满




“宋馨懿。”小女孩虚弱的声音从石缝中传出来。

当他们搜救到农贸市场附近时,他听到了一个女孩的呻吟,于是马上仔细地寻找,寻着微声音,弱的他判断有孩子被埋在了瓦砾之下。

而传出孩子声音的位置,是一栋已经变成废墟的楼房。

据探测,这栋楼房整体应该是四层到五层。

由于地震之后,地面下沉只剩下两层,而呼救的小女孩被埋在最底下。

王肃满迅速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冲上去,快速地清理钢筋水泥,想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

他们一群男人,一边奋力地刨着沙土,一边抑制不住眼里的泪水,在挖掘过程中,他们研究了很多方案,都无法安全的将废墟之下的生命解救出来,大家不敢轻举妄动,害怕造成二次伤害,只能一边安慰废墟之下的小姑娘,一边讨论解救方案。

尽管大家都想尽快把小姑娘解救出来,但却不敢蛮壮行事,因为稍有不慎,上方的预制板和水泥砖就会全部垮塌下来。



为了能够当孩子安全的救出,王肃满命令战士们去寻找,更多的救援器材,在等待的时间里,一直有人陪小女孩说话。

“你叫什么名字?”王肃满揪心地问缝隙中的小女孩。

“宋馨懿。”小女孩虚弱的声音从石缝中传出来。

“你身边还有谁?”王肃满问。

“爸爸和妈妈。”小姑娘弱弱地说。

年仅3岁的宋馨懿很乖,等待救援中间只哭过三声,直到5月14号上午9点,她终于被救出来了,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大家终于挖出了小女孩宋馨懿。

而王肃满发现在小姑娘的身后,还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他们的身躯死死地撑住背上的断壁残垣,相互抵住身体,给小宋馨懿留下了一点空隙,两人都已没有了呼吸。



他知道那就是小姑娘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当时一定是想把孩子推出去,但还没来得及推出去,房子就垮塌下来,两人往外冲的姿势,被死死定格在那里。



此时的王肃满心乱如麻,只想拼命挽救宋馨懿的生命,他和另一个战士抬着担架,以近乎飞奔的速度,将宋馨懿送到医疗点,他们边跑边喊,王肃满一边喊“让开”。

也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总理给王肃满让路。

其实当时已经只想救人的王肃满丝毫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总理。

也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王肃满火了一把,他不但得到了总理的理解,也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佩服。

后来接受采访的王肃满才知道,给自己让路的是总理。对此,他淡淡一笑回答说:“总理不是给我让路,他是给生命让路。”



这一次援救,使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产生了胜似亲人的恩情。

宋馨懿的4岁生日的时候,王肃满也被邀请参加了。

看到小姑娘健康快乐地活着,这个中年男子幸福得在媒体采访时语无伦次、泪流满面。

王肃满心里既感到安慰,又感到愧疚。

安慰的是他看到小女孩一天天健康成长。

愧疚的是虽然宋馨懿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保住了生命,但却没能保住双腿。

他一直责怪自己,如果快一点、再快一点,说不定就可以保住宋馨懿的双腿了。

其实宋馨懿只是王肃满营救的众多灾民之一,和许多士兵一样,王肃满平日也有自己的职责,他们在各自的部队有着不同的岗位,但无论是驻守边疆还是救火防灾,他们始终都冲在第一线,保障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时刻不忘严格律己
其实抗震救灾只是王肃满所在的部队的临时救援任务。

王肃满在部队的日常职责是一名坦克修理技师。

他于1991年入伍,在近30年的军旅生涯中,因为技艺精湛,被战友们称为铁甲神医。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而年轻时候的王肃满就是一个不服输的角色,17岁刚入伍时,本想与钢炮为伍的他,却被分到了炊事班掌勺。

即使心有不甘,但他依然表现突出,发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

不久之后,他就被派到长春士官学校学习火炮军械保障维修,这是王肃满一直的梦想,但是对于一个学历并不高的厨师要掌握坦克保险安装修理技术,谈何容易。



因此,为了尽快赶上学习进度,他总是在其他学员训练完离开之后,还独自加班加点的学习,他私自跑到工间里,对着各个零件琢磨,拆了又卸卸了又拆,反复练习。

然而,武器装备的修理不能纸上谈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王肃满始终认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总结经验。

于是,在他勤学好问,善于动脑努力下,他和同事们共同成功研制了“人工后坐器检查火炮工具”,这一成果有效缩短了维修时间。

经过数年经验积累,王肃满也练就了“听声音知症状,看外表知内情”本事。

“踏踏实实干工作,部队叫干啥就干啥,组织就不会亏待。我能转上五级,不是我牛,是团里对我好。”



2008年抗震救灾回来之后,随着新型主战坦克的就为为了尽快赶上时代步伐。

王肃满提出重返军校再次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在军校里他积极学习,很快掌握了坦克修理本领,还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拜师学艺,积累了很多新知识。

王肃满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仅体现在技能上,还贯彻在他的生活和训练中,人到中年,身体难免会发福,王肃满也不例外。

虽然他每天坚持锻炼,但是肥胖依旧显现,体能测试逐渐跟不上了,甚至有些科目还出现挂科现象。

于是王肃满将减肥列入了自己的近期目标,每天适当节食,并且适当加大运动量,消耗掉多余的脂肪。

在每天熄灯之前,别人准备休息的时候,他也会在运动场坚持跑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三个月后,王肃满成功减掉了15斤。



等到下一次团里组织长达200里的徒步拉练时。王肃满提出要求走在队伍最前面,这种“老骥伏枥,只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不得不令人佩服。

已经47岁的王肃满,成为了解放军某部一级军士长。

在自己业务精进的同时,王肃满也用心培养一群团队新人,学有所成之后,他重新回到部队,成为部队中的一名教员,让年轻的士兵很快成为修理组的骨干成员。

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训练示范班”,王肃满本人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

即使身居高位,他依然时刻保持积极进取,毫不松懈,专业能力让人放心,能够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成为全体官兵的学习标杆。




三、保装备就是保生命
后来,王肃满所在的部队参与陆空联合实兵对抗演习,这是部队的新式坦克第一次进驻高原,机器也会出现高原反应。

其中一辆坦克突然炮弹卡壳既不能激发,也不能退弹,一个轻微震动都可能引起炸膛,导致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担任机械保障任务的王肃满主动上前,让所有人退到百米外安全区,独自钻进了坦克舱。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要排除故障,取出炮弹,没有退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独自奋战,汗水早已沁湿了军装,王肃满不负众望,取出了炮弹,排除了故障。

整整一个小时他紧张得汗流满面,已经没了力气,但缓过神来后,他的心理特别高兴,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他知道保住装备就是保护主生命。

带着这样的使命和信念,王肃满为部队修理了五千多台次装甲装备。

也是凭着这股拼劲和“牛”劲,在近40岁高龄的王肃满也申请去军校深造。

在很多人认为已经到达舒舒服服过日子的年龄,他却认为作为一个修理时就应该与时俱进。

如果不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那么一旦战争打响,哪怕是演习中的失误,都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带着这种时刻居安思危的信念,王肃满再次进入了军校。



不惑之年的他上课积极发言,记笔记,下课也不忘向老师请教,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的学习。

为了尽快掌握新的坦克部件结构,他不但疯狂背诵各种部件内部结构以及按钮位置,将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烂熟于心,而且从老师那里借来坦克部件,亲手动手进行组合联系。

正是这种精神,让王肃满凭借出色的坦克修理技术被部队里的同志们称为“炮王”。

一次团里组织坦克战斗涉及补证要上场时,坦克的发射系统突然出现了故障。

此时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参加比赛的车长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王肃满钻进炮台就是一通操作,火炮系统很快恢复正常。




从此,王肃满的名声在团里一炮而红。

他的兢兢业业不只是在重要的时候,而是贯穿在他们一天的生活中。

即使夏日炎炎,他仍然乐此不疲。

有时在近50度的坦克内舱一呆就是半天。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和坦克待在一起的时间,比我陪伴家属,孩子的时间长。”

最近几年,王肃满成功修复了各种出故障的火炮四百多个,甚至带领自己的研发小组研制的各种维修器材,有效地缩短了提升了火炮的战斗续航能力。

2021年,已经47岁的王肃满即将面临退休,虽然荣誉满身,但他最在意的还是一身军装以及陪伴他,近30年的坦克。



纵有念念不舍,依然有告别的一天,但是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王肃满来说,无论做什么样的事,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王肃满这一群人的行为让我们看看见,虽然我们身处和平时代,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训练,反而是不停地训练,只为在特殊的时刻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每个人生来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个性,但心怀善念,有责任心,到哪里都会发出光亮。

正如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所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在如今新时代,征战沙场的士兵,都是最渴望和平的那群人。现在我们祖国国泰民安,战士们不用在战场上出生入死。

但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在前线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6-2 00:26 , Processed in 0.0723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