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精髓,是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我军革命战争实践并取得了辉煌胜利。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思想并灵活加以运用,对我军打赢未来特种作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核心要义:夺取战场主动权
信息时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以网络信息体系为支撑,优化整合作战资源;以灵活战役战术为指导,高效运用作战力量;以打击要害且薄弱目标为关键,破击敌作战体系,以谋求对敌局部的非对称优势。
信息赋能、力争主动。对于信息化战场而言,关键就是夺取战场主动权,获得行动自由、掌控作战进程,同时陷敌于被动,扰敌指挥、乱敌部署,迫使其疲于应对、首尾难顾。方法是信息流高效引导物质流,精准释放能量流,即全面、准确、实时的情报信息提升我战场感知能力,以先敌发现;稳定、高效、顺畅的指令信息提升我指挥控制能力,以先敌决策;精准、敏捷、互知的协同信息提升我协同行动能力,以先敌行动。在我信息赋能的同时,采取“致盲瘫脑”“破网断链”等手段,破坏敌方信息能力,从而夺取对敌优势,保持作战主动。
多维聚能、集强于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思想之要求,就是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以敌意想不到的方式,集中优势作战资源于敌弱处,以强击弱,形成局部的非对称优势。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已拓展至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领域,领域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影响、互为支撑,任何单域之失利,很可能导致全局之失败;任何割裂域间联系,试图以单域优势谋求战局胜利的做法同样难以实现。然而,未来战场,对抗的任何一方都很难做到全域绝对优势。为此,既要善于以强域或域之强点制敌,更要注重发挥系统效能,以它域之长补单域之短。即利用指挥信息系统将分散于各领域的作战力量有机融合成体系,利用精准的信息流将各种力量之战斗效应引导并聚焦于某个或某些作战领域,以部分之绝对优势换取整体之相对优势。
精准释能、破敌体系。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间的对抗,贯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思想,就是集中各军兵种、各作战领域的优势力量,瞄准敌作战体系的关键枢纽、要害目标实施打击,以达到毁点瘫体之效。譬如打击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等系统,摧毁其作战认知体系;打击防空反导、信息防护等系统,摧毁其作战防御体系;打击交通枢纽、军工企业等系统,摧毁其作战支撑体系。破敌体系之关键在于“精准释能”,即通过精确侦察,找准敌作战体系的重心;通过精确筹划,分析重心的薄弱部位,精算打击方式、打击时间和打击效果;通过精确指挥,协调各类打击、支援和保障力量有序行动、精准释能;通过精确评估,有效判断目标毁伤效果,为后续行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以最小代价换取最优结果。
途径方法:谋求非对称优势
特种作战是精兵作战,与常规力量相比,其所属兵力、火力处于明显弱势,持续作战能力不足。这一特点决定了特种部队不能与敌打物质消耗战、阵地攻防战等堂堂之阵。为此,特种作战贯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思想就是要坚持以夺取非对称优势为指导,剑走偏锋,按照自己的套路打、发挥自己的优长打、瞄准对手的痛处打。
以情报优势夺取战场认知不对称。指挥员正确的决策离不开对战场态势的正确认知,而认知又是以及时准确的情报为前提。因此,情报优势即为决策优势,情报制权就是行动自主权。与常规作战相比,特种作战对情报要求更高。要多手段搜集情报,在获取渠道上既要畅通本单位情报链路,又要引接军兵种、地方情报部门、甚至共享其他国家资源;在获取手段上既要注重无人机、各类传感器等技术侦察,也要重视武装、化装、审讯等传统人力侦察,确保情报全面性。要多方式印证情报,情报机构要对同一目标的多源情报相互比对,采取推理、归纳等方法,去伪存真,确保情报准确性。要不间断更新情报,综合运用多种监视手段对目标、作战区域进行持续跟踪,实时掌握动态变化,确保情报保鲜性。要近实时处理情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去粗取精,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情报,确保情报有效性,使战场对己方单向透明。
以隐蔽突然抢占作战时空不对称。现代战争首战即决战、发现即摧毁。对于特种作战而言,必须以“己之多备”打“敌之寡备”,抓住窗口期,于敌未知时发起、趁敌未觉时打击、待敌反击时收局。指挥员要有机整合作战时间、空间和力量,并辅之以灵活的战术,达成隐蔽突然之效,从而夺取初战优势。优选时间,要打破常规,选择敌意想不到的时机,打敌于未料;要快敌决策,抓住敌谋而未定的间隙,击敌于未决。如,在登岛作战中,特种部队夺控港口的时机非常重要。打早了,虽能陷敌于被动,但因后续常规部队不能及时接替防卫而被迫展开长时间的防御作战,“夺”易“控”难;打晚了,对手充分准备,目标成为“硬骨头”,不利于夺取。就抢占空间而言,现代战争作战空间已经拓展至陆、海、空、天、电、认知等领域。为此,要先敌机动,将力量部署于瘫敌体系的要点、扼敌咽喉的要道、夺敌制权的要域。同时,还要采取佯动欺骗、隐蔽渗透等战术,扰乱对手判断、隐蔽己方企图。
以避实击虚谋求作战效益不对称。对于特种作战而言,必须采取避实击虚的方式,将自身力量绝对的、静态的劣势转化为相对的、动态的优势。由于信息化战争是体系对抗,击敌要害、肢解体系是击溃敌人的最佳途径。“要形成一个打击的重心,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地点和在获得胜利后就会使敌人彻底失败的方向上挫败敌人。”为此,特种部队打击的目标应是对手作战重心与防护弱点的交汇点,是关键性与脆弱性的统一。现代战争,作战重心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有生力量、作战平台、基础设施等力量重心,还包括社会舆论、对抗意志等作战最为倚重的心理重心和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等主导作战体系运行的信息重心。因此,找准关键点必须以系统的观点把握三种作战重心的辩证统一,以联系的观点判断符合作战意图的重心,以矛盾的观点分析起主导作用的重心,以发展的观点动态更新重心。同时,还要掌握重心分析的内在逻辑,基于重心确定关键能力、基于能力确定关键需求、基于需求确定关键弱点,该弱点即为目标关键点。
以敏捷指挥获取战场应变不对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要求“我”之力量部署、作战行动因敌、因情、因势灵活、快速应变,以始终保持对敌优势。现代战争决策周期不断缩短,从发现到摧毁,海湾战争用时4230分钟,科索沃战争用时120分钟。“以快制慢”必将是未来特种作战颠扑不破的制胜机理,而这又是以敏捷指挥为前提。在指挥体系上,纵向要压缩指挥层级,横向要打通协同链路。在指挥方式上,多采取任务式指挥,上级明确规定作战意图、作战构想、下级任务、必要的协同指示以及合理分配完成任务所需资源,同时赋予下级指挥员足够的临机决断权利,以快速、灵活应对战场突发情况。在指挥手段上,依托网络信息体系的赋能效应,各指挥要素基于“一张网”“一幅图”共享情报信息,保持对战场态势动态掌握以及指令信息的实时流转、处理。在筹划方式上,采取异地分布式筹划决策,在提升筹划效率的同时,增强参战力量对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共识。
以多域释能实现制权手段不对称。特种作战力量在兵力编成上做到“基础+专家”、在武器编配上做到“标配+选配”,突出个性化、多样性作战手段运用,具备在4个领域展开作战行动的能力。物理域精打要害,即采取火力打、兵力突、器材爆等方式,对影响敌作战体系效能发挥的实体目标,如高技术武器装备、导弹发射阵地、机场港口等实施失能性物理摧毁,以瘫痪作战体系;信息域夺取制权,即采取毁节点、断链路、破网络等方式,对支撑敌信息搜集、处理、流转的关键目标,如指挥所、观通站、雷达阵地等实施破坏,以夺取战场信息制权;认知域乱敌决策,即采取设利诱、佯动骗、假情扰等方式,扰乱敌指挥员对战场态势判断,诱使其作出错误决策,从而配合常规部队作战行动;社会域瓦解意志,即采取斩要员、控舆论、乱民生等方式,动摇敌军民意志,迫使其内部瓦解。
欢迎光临 华武军事集团 (http://www.huawu2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