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 发表于 2022-9-1 07:14:57

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2-9-1 07:41 编辑

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020-03-16 14:46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说:“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他认为所谓的秩序就是将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像优美的旋律是由不同高低的音符所组成的一样。事物间的互相排斥倾向能使其密不可分地合为一体,并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对于一座城邦来说,组成它的成员在出身上有高低贵贱之分,利益也不完全一致。但就如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一起会产生一个合力一样,不同利益的人群斗争到了一起,也会形成一个代表国家的共同利益,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从权力斗争向阶级斗争转变基于古希腊的斗争哲学,在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罗马史》中进一步提出了政治领域中的权力斗争理论。他在分析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时,发现有三股势力贯穿于共和国的始终,分别是君主、贵族和平民。这三股势力互相斗争,决定着共和国政体的周期性循环。
所有的共和国都是从推翻王权专制开始的,人们因憎恨一人独裁而在少部分人的带领下将其推翻,并推举那部分贤能之人来共同执政,使国家从专制政体变成贵族政体;然而,不久之后,贵族政体会堕落为只为少部分人谋私利的寡头政体,再次遭到民众的反对;民众就将寡头政体推倒,建立起了平民政体,进行轮流坐庄;但民众也会腐化,时间久了之后,将变质为暴民政体。这时候又需要像苏拉、凯撒和屋大维这种独裁官来压服暴民的混乱倾向,使他们得以窃取政权,恢复到君主政体。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dfic-imagehandler/014b6a6c-875f-4e8a-9ad8-be90372d258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2592174&x-signature=Njfw94DyhiR3yDTefWdis6KKkwY%3D
马基雅维利认为权力斗争推动共和国政体的变化,是一种循环
对于罗马共和国来说,权力斗争始终存在,这是因为国家的统治者分为了君主、贵族和平民这三个阶级。他们分别以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身份来分享政权。因此,权力斗争或者说最初的阶级斗争就表现在不同阶层的人围绕政权所展开的斗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人都是统治阶级,是最接近于政权的那部分。因此,恩格斯就说:“在古罗马,阶级斗争只是在享有特权的少数人内部进行,只是在富有的自由民与贫穷的自由民之间进行,而从事生产的广大民众,即奴隶,则不过为这些斗士充当消极的舞台台柱.。”
这说明古代的阶级斗争大多是统治者间围绕政权所展开的权力斗争,被统治阶级只是有限地参与进来。例如西汉历史就是王室、大臣与外戚的斗争史,汉初之时,斗争集中在王室与异姓诸侯王之间,以刘邦杀戮功臣为表现。刘邦死后惠帝柔弱,以吕后为代表的外戚得以趁虚而入,压制王权。汉中时期,王权逐渐加强,在霍光家族被宣帝诛灭后,达到了顶峰。元成哀平之世王权又走下坡路,外戚在与王室的斗争中逐渐增强,最终以王莽的篡位来结束。在这两百多年的权力斗争史中,那些作为被统治者的农民连个影子都没有。因此,恩格斯又说:“古代阶级斗争同现代阶级斗争在物质经济条件方面有根本的区别。”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6e6e494673694d2da14b8fe48391c46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2592174&x-signature=M9AzP8cTK%2BHn52RBkQzDWFgGlZw%3D
恩格斯认为古代阶级斗争停留在统治阶级内部,不够广泛
法国历史编纂学家发明阶级斗争理论马基雅维利所描绘的是古代阶级斗争,在当时从事生产的广大民众还没有普遍参与进来,他们只是通过少数奴隶叛乱或农民起义等方式对统治阶级进行挑战。而且马基雅维利将政治还原为不择手段的权力斗争,被人们视为败坏道德的邪说,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可。在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更喜欢的是无阶级差异的“博爱”,希望所有阶级都能抛弃偏见,在理性的指导下,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
但无论是英国的1640年革命还是法国的1789年革命,都发生了残酷的内战。权力斗争不再仅限于统治阶级,而是扩大到了全国的大部分人口。法国历史编纂学家基佐的《1640年英国革命史》和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都提到了这种变化,他们重新肯定了马基雅维利用斗争来解释政治与历史的观点,并且将权力斗争发展为阶级斗争,指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基佐在《英国革命史》的前言中,延续马基雅维利的方法,指出古代欧洲的历史就是权力斗争的历史。贵族、教会以及皇权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他们依次占有过政权,成为主导性力量。对此,基佐进一步说:“也就是由于上述各力量的共处及彼此之间的斗争,欧洲在一个长时期内取得了自由、繁荣和开明;换言之,发展了欧洲的文明”。他改进了马基雅维利的理论,认为权力斗争并不是导致历史陷入循环,而是不断地推动历史发展,当斗争平缓时,历史也就陷入停滞。基佐说:“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上述三种力量之间的一切斗争都停了下来;它们处于一种停滞不动的和平中。”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dfic-imagehandler/275d8b0d-d723-4b1f-8551-4bc250d3841e~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2592174&x-signature=oR1JdwnCKFbGMxm9L57sqS4cEHg%3D
法国历史编纂学家已经提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
当统治阶级内部陷入这种均势之后,历史的发展也就缓慢了下来。而就在此时,第三等级即广大的被统治阶级却活跃了起来。他们向皇权讨要自由,向贵族要求平等,向教会索取教育,最后在资产阶级的带领下,爆发了革命,使历史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与基佐一样,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中也发挥出这种观点。他认为在大革命之前,法国仍处于中古时代的社会形态,人们分属于敌对的阶级,彼时贵族与僧侣已经没落,王权在路易十四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变成了专制制度,将法国拖入一片呻吟之中。大革命代表着第三等级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个等级里又分为工商业人士、律师、医生、农民和贫民等,他们粉墨登场,互相斗争,推动着大革命的进程。
总的来说,法国历史编纂学家的阶级斗争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2:阶级斗争不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还包括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斗争。也就是说阶级斗争不单是争权夺利的斗争,它还可以是进步的革命运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dfic-imagehandler/f3eb4943-df43-4dc9-90ec-f2c418f05a8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2592174&x-signature=yk8Z3e%2B5PaPUXeraxdbHdB3aOsw%3D
用阶级斗争理论来研究政治史
什么是马克思所主张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理论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它是通过对历史进行研究而得总结出来的一种理论。马基雅维利研究古罗马的历史,发现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左右着国家政体的变化;法国历史编纂学家研究英国及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 认为第三等级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具有革命性,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在他们之后,继续利用阶级斗争理论来研究历史的就是马克思。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宣言》中毫不掩饰地说:“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且肯定地说由第三等级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斗争,而只是使斗争采用了新的形式。它将过去各种复杂的阶级斗争简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封建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农民、小业主、手工业者等小资产阶级也日渐边缘化,主要的阶级只剩下两个。
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儿,它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不间断地对资产阶级进行各种公开或隐蔽地斗争。就如资产阶级在对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时候代表进步的力量一样,无产阶级在对抗资产阶级时也代表着革命的方向,它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必然在推翻资产阶级后,促进社会生产及分配的大变革。
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指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不是第三等级对旧社会的斗争,也不是与自然界或其他民族的斗争,因为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已经改变了;而且马克思认为斗争的结果必将是无产阶级的胜利。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阐述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理论做了哪些改进?在《宣言》中,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还显得很抽象,缺乏具体的事例。因此,在见证了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马克思相继写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前者中他用手术刀的方式剖析了法国七月王朝的本质,指出这是一个由金融贵族统治的国家,统治者将法国当作了用来投机的公司,所以经常使国家陷入财政危机的边沿。这极大地触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最后由这个阶级来主导,联合无产阶级推翻了金融贵族,建立起临时政府。不久,资产阶级又抛弃了无产阶级,独占政权,使无产阶级非但没有分享革命的成果,还沦入更为苦难的深渊。因此,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一刻也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能满足于空洞的口号,不要总是做资产阶级的尾巴,而是要大胆地向政权发起进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613da644f0654214911b5d9eccb96b7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2592174&x-signature=yA1fUvdY475LIHVJEHlhdAWi0uA%3D
用唯物史观来作为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
《雾月十八日》则对“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种观点进行了完善。如果单单说“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那么这种观点显然是非马克思的。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还是在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都只是或多或少的表现了各社会的阶级斗争。因此,马基雅维利所主张的那种权力斗争只是阶级斗争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并非历史发展的根源。所有的阶级斗争“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在封建社会里,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奴隶社会中也不可能有地主与农民的斗争。所有的阶级斗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及生产关系之上的。
总之,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思发明的。因此,这个理论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所加进去的东西,主要有这三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理论要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运用这个理论;三、阶级斗争只有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之后,通过改变原来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才能彻底消灭。






周伯通 发表于 2022-9-1 19:43:09

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形成的,换一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层次的斗争,这就是社会历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