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 发表于 2023-11-14 21:14:32

我国已探索形成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特色模式
来源:新华社发布:2023-11-14 18:06:44
http://www.81.cn/syjdt/_attachment/2023/11/14/16266728_9c5b45a2aa7f5f36f78a3cb736c332ba.jpg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舰载机飞行学员驾驶战机飞赴预定空域,开展飞行训练

新华社青岛11月14日电:海军招飞工作会议14日在山东青岛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学员在招收范围、选拔手段、培养模式上不断拓展优化,逐步形成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特色模式,舰载机飞行人才选优培优成效显著。
近年来,海军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范围不断扩大,飞行人才队伍结构从源头上得到优化。招收地域上,覆盖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逐步在全国建设起14所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生源类别上,涵盖普通高中毕业生、青少年航校毕业生、军地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大学生士兵,2024年度的招飞选拔工作还首次面向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选拔舰载机飞行学员。性别构成上,2023年度首次组织选拔舰载机女飞行学员,有望产生我国首位舰载机女飞行员。
http://www.81.cn/syjdt/_attachment/2023/11/14/16266728_a774ca081fd4dd671412c349320402a5.jpg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舰载机飞行学员进行编队飞行训练(2022年9月23日摄)。
舰载机飞行学员在选拔手段上更加突出能力筛选,舰载特色明显。将脑部核磁、动态视力等11个项目纳入招飞体格检测,结合军种特色和职业需求针对性优化检测项目;研发应用舰载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系统,增设舰载机飞行潜质检测平台,组织具备条件的招飞对象进行15小时实装筛选飞行,探索建立起相对完善合理的心理选拔标准。
目前,海军舰载机飞行学员的培养手段更加多元,已探索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录取的飞行学员主要在海军航空大学接受培养,学校在教学中突出舰载飞行特性,常态化开展制空作战、对面打击等专攻精练,创设大强度组训、多课目穿插等组训方法,成功建立起舰载机飞行员“生长模式”培养路径,全面形成舰载机飞行员昼夜间全时域培训能力。
海军招飞办初汉强介绍,2023年度海军从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拔的飞行学员中,半数以上符合舰载机飞行学员培养条件。海军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工作将继续加大军地合作,选拔更多热爱国防、矢志海空、素质全面的优秀青年加入海军飞行人才方阵。

周伯通 发表于 2023-11-16 00:07:22



军营观察丨“T型战士”的转型之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发布:2023-11-15 07:01:15

场站兵的“多能”之变以往的弹药收发训练中,仓库保管员王毓的拿手好戏是“一口清”——数百枚不同型号弹药,计数、出库,有条不紊。而在这场保障演练中,王毓完成出库统计后,立即担起装载员职责,操控设备器械,高效精准地完成了多型弹药装载任务。深秋时节,西部战区空军某场站一场综合保障演练拉开战幕。演练中,一个个“多面手”大显身手,有效提升了保障效能,成为演练亮点——汽车兵能给战机充氧加氮、通信兵可以实施战伤救护……刚刚完成车辆保障任务的中士何永福,面对“遭‘敌’炮火袭击”的突发情况,迅速转变角色,带领几名战友抢修机场跑道,在规定时间内高标准完成新任务。可喜的变化背后,是这群场站兵的“多能”之变。
曾经,这里作为一个留守场站,飞行保障任务相对单一,大家只需“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近年来,场站转型发展,长航时、多机型、大强度滚动保障成为常态,任务量增加数倍,对官兵的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次重大演训任务,场站领导在编组保障单元时发现:部分岗位人手不足、新进人员能力欠缺、骨干人才“捉襟见肘”,尤其碰到跨专业难题,只能外借高手“拄拐杖”。
面对战场之变、任务之变,官兵必须“一专多能”,才能适应新要求。场站研究制订跨专业培养计划,打造复合型人才。他们打破专业壁垒,探索“驻训骨干帮训、联合集中培训、跨岗尖子互训”新模式,鼓励官兵进一步拓展专业能力,一批“一专多能”的“T型战士”涌现出来。何为“T型战士”?场站领导将这个“T”解释为:这一横,是跨专业、跨岗位、跨领域的长度;这一竖,是本专业精益求精的深度。“T型战士”,既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深耕”,又要在其他专业的十八般武艺上“聚能”。人人主动融入其他岗位,协同配合完成战斗任务,“一专多能”成为战斗力增长的新动能。
“多能”突围,并非该场站的“一家之长”。走访西部战区空军多支部队,培养“多面手”、跑出“加速度”,早已成为练兵共识。演训场上,一队又一队“T型战士”正在进击。“T型战士”的转型之路
http://www.81.cn/syjdt/_attachment/2023/11/15/16266977_e64f3157c9cff617545a1444d455f667_wmc7ad.jpg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组织机务军士开展“一专多能”训练。
http://www.81.cn/syjdt/_attachment/2023/11/15/16266977_c4cbfcb015684097d6592ab0df37508b_wmfa31.jpg
“一专多能”训练中,“老师傅”带教“新徒弟”。“一专多能”的“加法”看似简单,但只有加准加实,才能真正发挥效力大漠星夜,飞转的天线,“凝视”着云端的一场空战训练。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内,一级上士、操纵员郝恒凯打出一套巧妙的操作“组合拳”,目标空情被快速锁定。令人惊讶的是,郝恒凯的本职岗位是另一型号雷达的操纵员。能力的拓展,源于去年上级组织开展的“一专多能”训练。
当时,按照上级要求,旅里筹划遴选一批优秀军士,帮助他们在精通本职专业之外再修一门新专业。通知下达后,郝恒凯的心里掀起波澜:选修新专业,用处有多大?新专业如何选?与郝恒凯有同样困惑的官兵不在少数。遴选动员会上,站长的一席话让大家慢慢理清了思路:好比是“1+N”,这个“N”,既是个人的战位规划,更是单位的整体设计,一定要加在急需岗位上、加在部队短板中。
为此,他们通盘考虑,按照值班编组、雷达装备、专业岗位和个人特长,精准规划参训人员“加法”中的专业种类。“平时掌握更多装备的操作方法,战时才能有备无患。”最终,郝恒凯选择在雷达装备型号上做“加法”。“过去,‘一专多能’训练是亮点做法,现在是基础工作、系统工程。”西部战区空军机关一位处长介绍说,只有强固“1”,精选“N”,才能培养出本职岗位的“专才”和跨界岗位的“通才”。
本职岗位该如何强化?拓展专业该如何细化?对于部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西部战区空军机关业务部门广泛调研,针对不同兵种部队的任务特点,提出了以职责、型号、岗位为能力分界的“1+N”模式,科学探索完善“一专多能”训练——整合专业职能,便于拓展能力。以备战必需、打仗急需的新型力量和主战岗位为重点,从精选达标参训人员、精准制订“多能”目标、精确找准短板弱项、精细规划方法路径等4个方面入手,挑选出一批优秀军士,规划能力成长路线图。
明确跨界岗位,便于统筹落实。按照“时空不冲突、工作量均衡、个人意愿与组织需要结合,专业能力和兼职岗位结合”的原则,明确“一专多能”岗位基本要求,确保路径规划合理、专业搭配科学,通过“分工+分担”方式,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实现模块编组精简优化。优化培训鉴定,便于孵化技能。对于获得岗位资格认证的军士,他们要求每半年在兼职岗位履职不少于30天,在强化本职专业的基础上,有效锤炼“多能”本领。“只有着眼作战体系需求,延展官兵能力边界,实现战斗员即插即用、战斗单元弹性编组,才能推进作战效能整体提升。”西部战区空军一位领导表示,“一专多能”的“加法”看似简单,但只有加准加实,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一专多能”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于“能”对地导某部下士、发射号手王政文来说,电工是一个“天天见面”的专业。每次执行任务,只有等电工班联通电源,他才能开机。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影响战斗反应时间。王政文曾想:如果自己学会电工技术,一旦遇到特情,就能“自给自足”,不必“苦苦等待”。可当他翻开专业书籍,如同“迷宫”般的电路图,瞬间打消了他“跨界”的念头。“随着实战化演训不断深入,不少官兵都有拓展能力的需求,缺少的恰恰是成长的土壤。”西部战区空军机关业务部门领导介绍,为此,他们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会同不同兵种部队业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组织各专业骨干力量,自主制作理论教学动画、拍摄操作教学慕课、引入新技术研发模拟训练平台;采取捆绑结对、以老带新的方式,通过理论学习、跟班见学、实装操作、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交叉互换训练……
阶段性训练结束后,他们将考核成绩优秀、通过资格认证的官兵,统一纳入“一专多能”人才库,引导他们继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适应新情况。去年,地导某部开展“一专多能”训练,王政文主动报名电工专业。机关为王政文安排了专门的带教师傅,他跟着师傅从基础电路知识学起,一步一步深入钻研。有了成长的土壤,更要深耕细种。今年初,某旅组织“一专多能”训练考核,多名军士因本专业考核不合格,被暂时取消参加“多能”培训资格,转入本专业强化补差训练。该旅作训科科长介绍说,这些军士为追求“多能”而忽视了本专业的训练,出现了“一专”没训精、“多能”也没练好的现象。为杜绝这一情况,他们明确规定:官兵在本专业考核中未达“优秀”标准,不能参与跨专业培训;获得跨专业参训机会的官兵,必须合理选择专业,避免“贪多嚼不烂”。“‘T型战士’的这一横一竖,都要练扎实,练出真本事。”谈及此,西部战区空军一位领导说,“一专多能”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于“能”。某旅下士、操纵员陈国亮,去年参加“一专多能”训练,最终通过考核。然而,前不久的一次演训任务中,陈国亮的“战场成绩”却不理想。
痛定思痛,陈国亮分析原因:“一专多能”训练时,只注重了理论考核内容的学习,装备操作没有反复锤炼。置身演习场,复杂战场环境带来的冲击,让他感受到训练中没有遇到过的“无力感”。为了让“多能”真“能”,陈国亮结合演练任务和战场要求,反复摸索操作技巧,主动申请担负战斗值班,进一步掌握了空情处置方法,实现了“多能”的成功跨界。“一专多能”立起实战标准,才能历练出战场管用的“多面手”前不久,某旅机动雷达分队千里跃进参加演训任务。在快速机动部署中,上级对人员、车辆数量规模给出限制条件,急需骨干人员应急补位。该旅人力资源科立即依托“一专多能”人才库,挑选出三级军士长赵卫超执行任务。具备多型雷达操纵能力和车辆驾驶资格的他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情报分析任务,还补位驾驶、雷达操纵岗位,取得优异成绩。
“‘一专多能’不是简单多学几门专业,而是要在战场上发挥补位增效的作用。”一位基层指挥员说,“如果一个人学习的两门专业,在战斗进程中,运用时间节点高度重合,那么他的‘一专多能’实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西部战区空军机关业务部门,记者看到了多张“一专多能”军士人才培养使用效果图。这些效果图区分不同任务性质,详细列明了各类任务中哪些岗位可以补位,哪些编组可以优化,以指标化、数值化的方式,将“一专多能”的需求呈现得一目了然。
一次,某旅突然接到临机任务。他们根据任务性质,快速抽组出一支由“一专多能”军士组成的小分队执行任务,人员数量较以往减少了一半。减了员,效果如何?任务结束后,现场指挥员反馈:各岗位人员相互补位、紧密配合,作战效能得到提升。
无独有偶,在地导某旅一场演练中,一台导弹发射车的发射号手被判“负伤”,雷达操作号手及时补位,顺利完成导弹发射并命中靶标。“一专多能”训练效果如何,战场是最终考官。西部战区空军机关业务部门领导说,“一专多能”立起实战标准,才能历练出战场管用的“多面手”。
“从发展趋势看,军事人员亟待走出能力单一化的局面;从军士队伍建设看,单兵多能适配多岗,单元聚合、效能整合完全具备客观条件。”谈起“一专多能”训练的发展方向,这位领导感触颇深:有机整合岗位职能,合理压缩兵员配备,以单兵复合能力提升推动战斗模块编组精简优化,才能实现少量兵力胜任更多任务的目标。
前不久,西部战区空军出台了多份关于“一专多能”军士发展方向、使用方法的配套措施,明确了军士技能鉴定考核评价、使用管理、奖惩激励和容错免责等制度,确保“一专多能”军士人才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好举措激活人才培养一池春水。记者在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采访中了解到,该旅近年来已有80%军士通过“一专多能”训练,成长为多岗通用的“多面手”。
打造“一专多能”军士方阵对军队而言,军士队伍专业素质的高低、打仗本领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好坏,影响部队长远发展,甚至左右未来战争胜负。打造“一专多能”军士人才方阵,是加快转型升级、满足未来战争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必须更新思维理念、遵循特点规律、创新方式方法、贯通培养链路、实现能力增长,不断提高军士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一专多能”军士培养作为人力资源的优化储备,对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备战打仗看,要实现人员配置与作战要求高度契合,精准对接战时用兵需求,以单兵多能提高训练质效。从职业发展看,要适应军士制度改革新变化,打破“一岗定终身”的管理使用模式,以军士能力迭变为基础推进人岗适配,盘活人才资源,增大发展空间,拓宽成长路子。从能力提升看,要注重循序渐进,促进效能释放,通过训练全方位打造复合型军士人才。
“一专多能”军士培养应加强体系设计。要以军士作战能力需求为牵引,通过专业强训使军士胜任多个岗位,通过交叉互训使军士掌握多型武器。要分层级确定参训对象,统筹各兵种岗位专业类别,综合考虑岗位需要、专业能力、个人意愿等因素,在专业“塑型期”固本培元,在专业“定型期”拓展能力,在专业“成熟期”跨界钻研,实现军士队伍整体有序衔接发展。
聚焦实战用兵模式,扭住人才培养关键环节,是体系培养效果显现的关键所在。要遵循能力生成规律,协调军地院校、训练机构、科研院所和装备工厂等单位进行联合培养。要注重制度方法创新,把握军士队伍建设新需求,形成具体工作规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一专多能”军士人才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积极释放军士队伍建设的新效能。

周伯通 发表于 2023-11-16 12:55:38

军营观察丨一盏马灯和一群场务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发布:2023-11-16 06:57:19


让战鹰平安回家夜幕降临,皓月初上,地面光点璀璨。对新疆军区某旅场务连列兵魏子雍而言,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第一次参加夜航保障。
回想新兵入营时,班长向大家介绍了一盏老旧的马灯。班长说,多年前,由于保障条件有限,陆航部队便用马灯指引直升机归航……魏子雍当时并未记住太多的细节,只觉得那盏马灯很有年代感。他还记得,班长反复说:“再难再苦,也要让战鹰平安回家。”
夜色渐浓,魏子雍仰望星空,思绪飘回到小时候。每逢夏夜,他总爱躺在老家村口的空地上,遥望头顶的星河,不远处,是家里为他留着的一盏灯……
突然,眼前的光点暗了一片,魏子雍用力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停机坪上的红灯灭了!他顿时慌了神,在漆黑的夜晚,红灯熄灭意味着战鹰难以找到回家的路。
魏子雍连忙跑去找灯光班班长刘佳成,两人急匆匆地向停机坪赶去。西陲秋夜,寒意已浓,可魏子雍急得直冒汗。“绝不能让战鹰找不到回家的路!”他脑海里只有这一个念头。
旋翼轰鸣,就像鸟儿扑腾着翅膀,寻觅归巢在哪里。两人加快手上的动作,情急之下,一颗小螺丝扎伤了魏子雍的手指,但他无暇顾及,拧螺丝的动作更快了。
“亮了!”一道红光让魏子雍欢呼起来。看到助航灯修好,刘佳成也松了一口气。两人站起身来,看到脚下的灯丛,红、黄、白、蓝各色助航灯宛若一片星海,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魏子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班长,你说以前用马灯保障的时候也是这么费劲吗?”他问。
“那比现在可苦多了!”刘佳成应声说道,“但是,再难再苦,也要让战鹰平安回家。”
又一次听到这句熟悉的话,魏子雍别有一番感受。“艰苦奋斗、长情坚守”的马灯精神,已然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一盏马灯和一群场务兵
http://www.81.cn/syjdt/_attachment/2023/11/16/16267015_1c7c1d0569408267bf1567739398b12f.jpg新疆军区某旅组织飞行训练。
http://www.81.cn/syjdt/_attachment/2023/11/16/16267015_8048df26962c0c7aaabadd38f1566701.jpg场务连战士检查助航灯。
http://www.81.cn/syjdt/_attachment/2023/11/16/16267015_11ad2899d22cef27c62a36f19f83dbaf.jpg场务连战士维护助航灯。
敢于“自找苦吃”,才能品出苦后的甘甜西陲某机场,新疆军区某旅场务连班长王豹和上等兵袁顺利正为战鹰起飞做最后准备。望着眼前一脸青涩的袁顺利,王豹想起了自己刚入伍时那段难忘的经历。
那年,刚过18岁生日的王豹参军入伍。凭着一身过硬的驾驶技术,他被分到场务连工程机械班,成为全旅唯一一个放单的义务兵驾驶员。
由于驾驶技术过硬,王豹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工作训练中出现偷闲躲懒的现象。班长吴文凯指出他的问题时,他还振振有词。
第二年6月,连队抽选吴文凯和王豹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飞行保障任务。初夏的库尔勒暑气逼人。比赛场地没有遮挡物,更没有庇荫处,阳光肆无忌惮地炙烤着车辆。
时至正午,车内气温攀升到近50摄氏度,没有空调的驾驶室,成了“蒸笼”。坐在滚烫的座椅上,王豹酷热难耐。几番挣扎后,他躲到了一处阴凉地。
半小时后,看到在树荫下打起瞌睡的王豹,一向沉稳的吴文凯再也忍不住,向王豹吼道:“咱们连从来不缺会开车的,你就该好好晒晒太阳,让汗水洗洗你这一身懒气!”说完,他大步离开。
王豹不情愿地跟上来。“有必要这样自找苦吃吗?”他的心中满是不服气。晚上回到帐篷躺下后,他又不堪蚊虫叮咬,止不住抱怨。
“咱们单位刚组建时,从荒地上白手起家,蚊虫更多。”吴文凯说,“为了守着马灯,场务连的兵让蚊虫咬得皮肤溃烂,也没见谁躲到舒服地方去。马灯容易熄灭,没有通信设备,就只能靠人喊话来重新点亮。大家嗓子喊哑了就招手,手举酸了就扯着嘶哑的嗓子接着喊,从没见谁说,累了要歇一歇……”
听着听着,王豹回想起中午的事,羞愧地侧转过身去。“现在条件是越变越好了,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班长的话一字一字击打着王豹的心,“敢于‘自找苦吃’,才能品出苦后的甘甜。”
一个月后,任务顺利结束。虽然晒得褪了一层皮,但王豹在任务中得到了淬炼。领奖台上,该旅飞行队伍赢得荣誉。台下,王豹拼命鼓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这荣誉也有自己一份。
这些年,该旅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场务连同样面临全新挑战。王豹对“自找苦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次,某型直升机进行高原飞行训练。王豹执行保障任务,驾驶车辆一路疾驰,行程数千公里,终于赶在任务前夕到达目标地域。
第一次上高原,王豹反应异常强烈。他和战友手拉着手,艰难地行进在落弹区,仔细观察地面情况。落弹区地势陡峭,为了不掉队,他拼命往上爬,大口喘着粗气……
“王豹!加油!”就在王豹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战友们纷纷鼓励他。恍惚间,他仿佛看到当年守护马灯的那群前辈……“别人可以,我也一定行!”必须完成任务的信念支撑着他继续向前。
3个小时后,任务顺利完成。回营路上,王豹倚在座位上,沉沉睡去……
斗转星移,场务连使命任务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敢于“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如今,王豹成为连队不可或缺的骨干。在他手把手带教下,徒弟袁顺利也成长为能运用多种机械设备的“多面手”。
为梦想咬牙坚持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马灯”在横店当过群众演员、在汽修厂打过零工、在快递公司干过快递员……郭嘉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来当兵。
名校在读,研究尖端科技,手捧旁人羡慕的“金字招牌”,王浩却投笔从戎,迈向火热军营。
两年前,郭嘉和王浩作为新兵一同入营,在场务连相遇。自我介绍时,中专毕业的郭嘉觉得自己和王浩相比,有些“拿不上台面”。
不久后,场务连组织新兵在旅史馆开展了一次“马灯该不该留下”的主题辩论。大家讨论激烈,各抒己见。当指导员问到郭嘉时,他支支吾吾,一时说不出话来。
望向眼前那盏满是锈迹的马灯,郭嘉小声说:“又老又破,留着也没用……”随后,他低下了头,就像是在说自己一样。王浩却说:“我觉得要留下这盏灯!铭记昨天,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
讨论还在继续,指导员多留了份心:如何让郭嘉找回自信,振奋精神?
一次进场保障,消防车水泵突发故障,消防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指导员叫来曾在汽修厂上过班的郭嘉。
郭嘉三下五除二就让水泵顺利出了水,战友们纷纷称赞,王浩更是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当晚点名,指导员在全连战友面前表扬了郭嘉:“不起眼的马灯,上了跑道也能指引战鹰起降。只要你愿意发光,你就是一块金子!”郭嘉眼眶微热,把腰挺得格外直。
从那以后,灯具维护、电器修理……连队处处活跃着郭嘉的身影。那年8月,他主动请缨,前往任务区域负责设置靶墙。
黄沙漫天,郭嘉每次洗脸,清水都会变成泥汤。每天15个小时的超负荷运转,让他浑身酸疼,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他说,靶墙一寸一寸往上垒,就像匍匐前进时一尺一尺往前爬。再努把力,终点就在前方。
完成任务那天,郭嘉高兴得像个孩子。虽然辛苦设置的靶墙最后被精准摧毁,但这件“艺术品”永远留在了他心中。
转眼到了军士选晋的时候,郭嘉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本想着干完两年就退伍,没想到,干着干着就爱上了这里。”经过两年的磨砺锤炼,专业全面过硬的郭嘉向支部递交了留队申请:“我也要像马灯一样,燃烧每一秒,争当追梦人。”
今年3月,王浩在依依不舍中告别相处两年的战友,坐上了前往机场的大巴。临行前,王浩送给郭嘉一本书,他在自制书签上写道:不要惋惜萤火虫飞远的身影,它要去彼岸为你照亮别样的光。
回到大学,王浩总是牵挂连队那些亲如兄弟的战友,想念那座魂牵梦绕的军营。今年五四青年节,王浩走进武昌起义纪念馆,与全连官兵连线,带领战友“云参观”。
“回到学校后,我常常想起咱们连那盏马灯。”那束历史中的光亮一直在指引王浩前进。“云参观”结束后,王浩激动地说:“即使离开部队,我仍会努力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对场务连这些年轻的官兵而言,走与留的边界并非那么明晰。或走或留,他们都在逐梦的路上。为梦想咬牙坚持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马灯”。


所有人都知道,场务连会让跑道上的灯亮着旋翼呼啸,最后一架夜航归来的战鹰,落进助航灯的光晕。待所有人退场后,灯光班班长刘佳成关上了场区里最后一盏灯。他本就黝黑的面庞隐于黑暗,只剩下一个忙碌的身影。
“守灯的照不亮自己,驱鸟的摸不着飞机。”场务连的官兵都听过这句顺口溜。每逢春季,该旅机场附近鸟类迁徙频繁,给直升机飞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驱赶距地面80米以上高度的飞鸟,需要使用重达10公斤的驱鸟炮。
“当兵两年,每天就是扛着驱鸟炮到处跑,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兵。”这是驱鸟兵马永康当初的抱怨。去年3月的最后一天,马永康记忆格外深刻。那天飞鸟特别多,他扛着驱鸟炮在围墙内来回穿梭,共计放了13发炮。
一上午下来,马永康的肩膀被压出了紫红的血印。气喘吁吁的他还没休息几分钟,塔台再次传来驱鸟指令。
“累死累活的,到底图个啥?”那段时间,马永康一心想服役期满就退伍。
一天夜航保障,班长刘佳成坐到了马永康旁边。“今天晚上星星真亮!”顺着刘佳成手指的方向,马永康向满天繁星望去。点点星光和助航灯遥相辉映,看得他有些出神。“听我的老班长说,咱们单位刚组建那会儿,没有这么专业的灯光设备。他们就用颜料把一百多盏马灯涂上红、黄、白的颜色,指引直升机起降。”刘佳成说。
翻开灯光班的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工整地写着:“战鹰守护星空,我们守护战鹰。”这句话从部队成立起一直传承到了现在。当年,马灯很容易熄灭,前辈们就来回奔跑,一次次将其重新点亮。
刘佳成拍拍马永康的肩膀说:“这么多年,所有人都知道,场务连会让跑道上的灯亮着。”
刘佳成起身离开,马永康却有些出神地盯着那一片璀璨星空。
如今,马永康已经成了驱鸟专业的标兵。今年新兵下连,他主动当起了连史讲解员。荣誉室里,那盏早已熄灭的老旧马灯,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让新时代的场务连官兵热血沸腾。
不久前,连队遴选官兵备战应急救援比武。官兵们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越板障、冲木桥,进行负重训练。临近出征,业务骨干、二级上士杨宇航却主动申请退出:“战友们练了这么久不容易,还是让年轻人上场亮亮相!”
“你们大胆去‘飞’,我等你们回家!”出发前,杨宇航向着缓缓发动的大巴车拼命挥手,灿烂的笑容仿佛照亮了所有战友的心。就像那盏马灯,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艰苦奋斗、长情坚守”的光,永远照耀着场务连的官兵。
天山巍巍,夜如泼墨。地面繁星点点依旧,指引着战鹰归来的航向,照亮着场务连官兵前进的方向。



沐光而行刚到场务连那会儿,我身材瘦弱,体能垫底,专业一窍不通,经常拖连队的后腿。那时的我,感觉自己军旅生活的底色都是灰蒙蒙的。
一次,班长带我保障夜航。谁知,机场上的助航灯突然灭了一盏。班长连忙带着我去抢修,我却笨手笨脚,帮不上什么忙。“你看,这上百盏灯,一个都不能落下。”班长丝毫不嫌弃我,接着说,“咱场务连这个大家庭,一样不会让谁落下。”
那一瞬间,我感觉心里照进了一束光。往后的日子里,班长绞尽脑汁帮我适应新环境,体能指导、专业帮带、谈心疏导……渐渐地,我进入了状态。
还记得那次演练,某机库出现“火情”,听到对讲机内传来的特情,班长立刻带我驱车赶去。平时不算重的消防水带,充满水后却变得“野性难驯”。我紧紧环抱住水带,手臂上青筋凸起,按照作业流程加快操作。“扑救”成功后,班长笑着冲我竖起了大拇指,搂着我的肩膀说:“恭喜你,通过考验!”
直到现在,我仍记得班长那个温暖的笑容。我时常会想,自己能身处这样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集体何其有幸。沐光而行,我也要去照亮每一名新战友的军旅之路。
追光而遇今年,连队派我和杨宇航班长一起备战应急救援比武。杨班长专业过硬,是我的业务偶像,更是我奋力追赶的目标。
面对全新的装备、场地和课目,战友们一时犯了难。连续几天的高强度训练下来,大家回宿舍的路上都迈不动步子。杨班长不仅咬牙坚持着,还想方设法帮助我们提高成绩。他在训练场上架起一台摄像机,全程记录每一名队员的动作。训练结束后,他又带着我们反复看回放,找出各自存在的痼癖动作。后半夜,我一觉醒来,发现杨班长还在盯着电脑屏幕,屏气凝神不肯放过一个细节。望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我既心疼又感动。
千百次锤炼后,我们的训练成绩有了显著进步。临近比赛,杨班长却提出自己不参加比武了,只当技术指导。
出征前,杨班长给我们鼓劲说:“上了赛场,想象一下,有盏马灯在终点亮着,你们就只管追光!”或许,杨班长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光。正是有了他的引领,我们才愈发勇敢坚定地追光前行。
比赛那天,艳阳高照,我们获胜了!亲吻着奖牌,我感觉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些:未来,我定会与光相遇,也努力成为别人的光。

周伯通 发表于 2023-11-17 07:46:47

应邀赴阿联酋参加第十八届迪拜航空展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开展适应性训练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23-11-13 07:02:41
应邀赴阿联酋参加第十八届迪拜航空展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开展适应性训练http://www.81.cn/kj_208559/_attachment/2023/11/13/16266317_ee97e117983ce177ef4e420f8397b56b.jpg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进行迪拜航空展适应性训练。
解放军报迪拜11月11日电:11月11日,根据主办方安排,应邀赴阿联酋参加第十八届迪拜航空展的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在迪拜阿勒马克图姆机场进行适应性训练,为正式飞行表演做准备。
14时58分,6架歼-10表演机缓缓滑出跑道,抵达指定区域等待起飞指令。“计时起飞。”15时15分,接收指令后,1号位表演机立即加力快速滑跑,与身后两架飞机组成三角队形腾空而起,随后第二批三机跟进升空,在空中快速完成集结编组。
适应性训练持续20多分钟,六机大箭队通场、六机斜斤斗、五机水平开花、四机同步横滚、双机绕轴滚转等20余个高难度动作接连上演。
11月11日,适应性训练当天也是人民空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为人民空军送上祝福,“与时代共奋飞,逐梦空天向未来。祝福人民空军生日快乐,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亮相国际舞台,传递和平友谊。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介绍:“我们要全力以赴奉献一场极具震撼的视觉盛宴,展示中国空军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形象风采,传递守望和平、开放交流的良好愿望。”
“要用精彩的飞行表演,为阿联酋和全世界的观众朋友们带来中国人民的诚挚问候。”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员纷纷表示,换装歼-10C后,以全新阵容亮相阿联酋,要让大家耳目一新、视觉震撼,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空军和中国文化。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组建于1962年1月25日,今年正式换装国产歼-10C表演机,5月飞赴马来西亚参加第十六届兰卡威国际海事和航空展,换装后不久便迎来了“首秀”。此次迪拜航空展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继2017年11月之后第二次亮相阿联酋。


周伯通 发表于 2023-11-18 18:56:18

长空砺剑,制胜云端!空军航空兵某旅展开空战对抗训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发布:2023-11-14 06:52:09


长空砺剑 制胜云端——空军航空兵某旅空战对抗训练影像http://www.81.cn/kj_208559/_attachment/2023/11/14/16266541_a717960515bef2c9541116be3db3f5b2.jpg双机编队飞行。
http://www.81.cn/kj_208559/_attachment/2023/11/14/16266541_afaa090c153dcbb97702b7851a464c37.jpg夕阳西下,战机返航。
晴空万里,天高地阔。伴着隆隆轰鸣声,空军航空兵某旅数架战机接续升空,展开一场多课目空战对抗训练。
据介绍,此次训练根据实战需要,划设多个作战编组,按照战术任务进行协同作战、体系攻防。
到达预定空域,蓝方战机率先对红方机群侧翼实施突击。红方飞行员沉着应对,果断发射干扰弹并急转规避。随后,红方战机迅速重组阵形,抓准时机对来袭之“敌”形成包夹之势。缠斗中,双方根据战场态势灵活反应、临机决策,攻守态势几度转换。
对抗进入白热化,红方担负对地突击任务的数架战机,利用蓝方主力被牵制的攻击窗口,快速实施超低空突防,对蓝方地面、海面目标完成打击。
一个批次训练结束后,飞行员走入战术研究室,梳理剖析问题,总结改进战法。复盘结束,红蓝双方互换角色,新一轮云端对抗随即打响。
坚持以战领训,推进战训耦合。近年来,该旅紧贴实战设置训练内容,让飞行员在真打实抗中突破能力瓶颈,有效锤炼了打仗本领。
http://www.81.cn/kj_208559/_attachment/2023/11/14/16266541_93e892c547e54b648fc98bfc27a33e7e.jpg保伞员等待拣伞。
http://www.81.cn/kj_208559/_attachment/2023/11/14/16266541_23a722dd310b47e52664aa549e6f0f9e.jpg战机依次滑向起飞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组织恋空系列庆祝空军建军74周年活动的通知